【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堅瑞沃能此次成立合資公司,一方面是為了恢復公司生產和銷售產品,另一方面是希望借住進平科技的資源引進國際投資資金和先進電池技術,為沃特瑪提升動力電池技術和重新進入主機廠提供幫助。
深陷債務泥潭的堅瑞沃能的“自救”行動出現了新進展。
10月23日,堅瑞沃能(300116)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堅瑞利同與進平科技、南京力騰、北京中宇興、蘇州安靠電源及鄭向陽等擬共同發起設立陜西利同壹號新能源有限合伙企業(暫定,以工商登記為準),該有限合伙企業的GP為堅瑞利同,LP為上述合作方。
據悉,擬成立的有限合伙企業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50萬元,其中堅瑞利同擬認繳出資額50萬元,其余5位合作方各出資1000萬元。未來,利同壹號將主要從事新能源電池生產制造銷售;動力電池、電池包的研發及銷售;電動車的組裝與銷售及公司的股權投資等業務。
與此同時,根據協議約定,進平科技或其指定第三方可能有意向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到堅瑞沃能的資產及債務重組事項中。
資料顯示,進平科技2003年成立于天津,主營業務是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系列化的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量產配套鋰電池產品。公司具有15年的電池PACK生產經驗,客戶是以三星電子為代表的主流品牌產品提供商。
而堅瑞沃能此次與上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一方面是為了恢復公司生產和銷售產品,另一方面是希望借住進平科技的資源引進國際投資資金和先進電池技術,為沃特瑪提升動力電池技術和重新進入主機廠提供幫助。
自年初沃特瑪“曝雷”以來,堅瑞沃能的發展形勢就急轉直下,從2017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三到現在產線基本停產、出貨驟減。再加上大規模債務逾期致使公司及沃特瑪大量銀行賬戶被凍結、大量經營性資產被查封;以及兩次被工信部點名將其產品因故障率較高而列入2018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范圍內,使得沃特瑪的經營情況雪上加霜。
因此,在上述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成立合資公司對堅瑞沃能恢復動力電池生產銷售和技術改造升級有多大的積極影響還不確定,而能否引進第三方戰略投資者或將成為堅瑞沃能自救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在補貼政策調整的倒逼作用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經成為了主機廠選擇電池供應商的首要指標。高續航里程乘用車對三元動力電池青睞有加而使磷酸鐵鋰遇冷,導致大批磷酸鐵鋰電池企業發展受阻。
而當前沃特瑪依然以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為主,在能量密度方面也處于競爭劣勢,導致其動力電池產品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上被拋棄。而沃特瑪連續缺席近幾批道路機動車產品公告和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也從側面驗證了其當前產品競爭力不足。
10月12日,堅瑞沃能發布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18年1-9月凈利潤為-29.49億元到-29.44億元,同比下降492.37%到491.7%。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虧損12.74億元-12.7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