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長安汽車已通過‘一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p>
9月4日下午16:30,《中國汽車報》記者獲悉,長安汽車已正式收購了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自此鈴木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長安汽車在聲明中表示,此次股權收購完成后,長安汽車將全力支持長安鈴木持續經營,鈴木將繼續向長安鈴木提供生產許可,長安鈴木繼續生產、銷售鈴木品牌汽車并提供售后服務。據悉,收購后長安鈴木也暫時不會更改名稱。
長安汽車表示,收購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符合合作雙方的共同利益。一方面鈴木近年來在華的表現不佳,經營存在困難;另一方面長安汽車本身也有產能擴張的需求,收購外方股份后,長安汽車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產能,進行持續性發展。
長安鈴木官網在也發布聲明稱,長安鈴木的車型將繼續銷售,品牌、售后服務等保持不變,并會嚴格按照各項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確保相關方及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自今年6月鈴木與昌河汽車正式分手后,行業內就屢次傳出鈴木汽車即將全面退出中國的消息。如今,傳言變成現實,鈴木與中國汽車市場的緣分,終究還是走到了盡頭。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鈴木近年來的在華表現來看,退出中國是遲早的事情。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長安鈴木的整體銷量僅為8.39萬輛,同比跌幅近50%。今年1~7月,長安鈴木累計銷量為4.978萬輛,同比下滑22.7%。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告訴記者,鈴木退出中國市場,歸根結底是市場的選擇。目前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在升級,對微型車已經不再感冒,奇瑞的QQ和長安的奔奔都在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在傳統燃油車方面基本沒有什么銷售能力。長安鈴木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并沒有太多動向,顯然已經無法適應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在9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公布的停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12個月及以上的企業名單中,長安鈴木赫然在列。
的確,當眾多品牌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時,鈴木并沒有進行過多的轉型,反而是繼續以“不作為、不改變”的方式消極面對。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鈴木之所以不愿意轉型,是因為鈴木在印度等海外市場的表現非常強勢,甚至是可以堪稱“霸主”一般的存在,市場份額接近50%。正因如此,鈴木的轉型動力明顯不足。
不久前,菲亞特二度退出中國市場,如今鈴木也步入后塵,難免令人感到遺憾和惋惜。不過,有行業專家認為,在惋惜之余,行業內的企業更應該提高警惕。當前,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然進入了弱肉強食的狀態,即便企業不愿意主動退出,市場也會進行倒逼。如果外資品牌不能順應中國市場的變化情況,那么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
而此次長安汽車“一元錢”收購鈴木股份,對長安鈴木的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