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1元!長安收購50%長安鈴木股份,鈴木徹底退出中國!

時間:2018-09-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長安汽車已通過‘一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月4日下午16:30,《中國汽車報》記者獲悉,長安汽車已正式收購了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自此鈴木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長安汽車已通過‘一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p>

9月4日下午16:30,《中國汽車報》記者獲悉,長安汽車已正式收購了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自此鈴木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長安汽車在聲明中表示,此次股權收購完成后,長安汽車將全力支持長安鈴木持續經營,鈴木將繼續向長安鈴木提供生產許可,長安鈴木繼續生產、銷售鈴木品牌汽車并提供售后服務。據悉,收購后長安鈴木也暫時不會更改名稱。

長安汽車表示,收購長安鈴木的外方股份,符合合作雙方的共同利益。一方面鈴木近年來在華的表現不佳,經營存在困難;另一方面長安汽車本身也有產能擴張的需求,收購外方股份后,長安汽車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產能,進行持續性發展。

長安鈴木官網在也發布聲明稱,長安鈴木的車型將繼續銷售,品牌、售后服務等保持不變,并會嚴格按照各項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確保相關方及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自今年6月鈴木與昌河汽車正式分手后,行業內就屢次傳出鈴木汽車即將全面退出中國的消息。如今,傳言變成現實,鈴木與中國汽車市場的緣分,終究還是走到了盡頭。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鈴木近年來的在華表現來看,退出中國是遲早的事情。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長安鈴木的整體銷量僅為8.39萬輛,同比跌幅近50%。今年1~7月,長安鈴木累計銷量為4.978萬輛,同比下滑22.7%。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告訴記者,鈴木退出中國市場,歸根結底是市場的選擇。目前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在升級,對微型車已經不再感冒,奇瑞的QQ和長安的奔奔都在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在傳統燃油車方面基本沒有什么銷售能力。長安鈴木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并沒有太多動向,顯然已經無法適應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在9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公布的停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12個月及以上的企業名單中,長安鈴木赫然在列。

的確,當眾多品牌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時,鈴木并沒有進行過多的轉型,反而是繼續以“不作為、不改變”的方式消極面對。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鈴木之所以不愿意轉型,是因為鈴木在印度等海外市場的表現非常強勢,甚至是可以堪稱“霸主”一般的存在,市場份額接近50%。正因如此,鈴木的轉型動力明顯不足。

不久前,菲亞特二度退出中國市場,如今鈴木也步入后塵,難免令人感到遺憾和惋惜。不過,有行業專家認為,在惋惜之余,行業內的企業更應該提高警惕。當前,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然進入了弱肉強食的狀態,即便企業不愿意主動退出,市場也會進行倒逼。如果外資品牌不能順應中國市場的變化情況,那么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

而此次長安汽車“一元錢”收購鈴木股份,對長安鈴木的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