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制造業究竟有多困難?平安銀行制造業不良率半年暴漲七成

時間:2018-08-24

來源:網絡

導語:近日,平安銀行在今年半年報中稱,其主要風險指標進一步向好,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較上年末下降0.3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為1.68%,與上年底相比,下降了0.02個百分點。

【國內制造業究竟有多困難?平安銀行制造業不良率半年暴漲七成】近日,平安銀行在今年半年報中稱,其主要風險指標進一步向好,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比較上年末下降0.3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為1.68%,與上年底相比,下降了0.02個百分點。

然而,在平安銀行整體不良率下降的背景下,其制造業不良貸款率卻創下歷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底,平安銀行制造業不良率高達6.5%;與上年底相比,暴漲七成。不只是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制造業不良貸款率,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漲幅也高達24%。

國內銀行制造業不良率的大漲,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國內制造業當下的困難處境。中信期貨研報直言,從中國官方公布的制造業PMI等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已表現出明顯的下行壓力。該研報認為,積極財政政策已刻不容緩。

平安銀行制造業不良貸款率高達6.5%,創下歷史新高

據財報,截止2018年6月底,平安銀行按行業劃分的制造業(輕工業)貸款余額為1443.02億,與上年底相比,上漲1.63%;不良率為6.5%,與上年底的3.81%相比,暴漲70.6%。

事實上,近年來,平安銀行的制造業不良貸款率都在不斷惡化。2015年之前,其制造業不良貸款率一直在2%以下徘徊,2010年和2011年,這一數字甚至低于1%。但是,2016年和2017年,平安銀行的制造業不良貸款率開始快速走高。目前,其制造業不良貸款率已創下自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下圖為財聯社根據財報繪制的平安銀行制造業不良貸款率歷年走勢: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平安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的制造業、商業,占其不良貸款總額的51%,這一數字與上年底相比,上漲了近10個百分點。平安銀行在財報中稱,制造業等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公司部分民營中小企業、低端制造業等客戶經營困難,融資能力下降,出現資金鏈緊張、斷裂、無力還款等情況所致。

國內制造業到底有多難:研報稱積極財政政策已刻不容緩

其實,不只是平安銀行,已公布今年上半年度業績的A股上市銀行—南京銀行,其制造業不良率也在上漲。據財報,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銀行的制造業不良率為2.45%;而在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97%;僅一年時間,其制造業不良率漲幅就達到了24.36%。

從宏觀數據來看,國內制造業處境也不容樂觀。今年7月,中國官方制造業PMI數據為51.2,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財新7月制造業PMI錄得50.8,較上月下跌0.2。中興期貨研報稱,從分項來看,出口訂單持平,進口指數承壓,內需走弱,生產增速放緩,庫存被動抬升;7月產成品庫存指數錄得47.1,原材料庫存指數上漲至48.9,顯示企業對未來預期不太樂觀。

中信期貨研報直言,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表現出明顯下行壓力,尤其是6月多項經濟指標不及預期。并稱,盡管近期政府政策出現邊際寬松的明顯變化,但政府也提到要精準施政,并沒有出現大力穩增長的措施,因此展望后期,其消極的預期有所調整,預計基建回升的速度將較為緩慢,短期難以看見經濟立竿見影的改善。該研報認為,積極財政政策已刻不容緩。

制造業一旦外流將極難回流:中國部分制造業已現流出跡象

當下,中國制造業的家底,主要得益于全球制造業的大轉移。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幾年里,中國逐漸成為第三次世界制造業轉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據華泰證券研報,2015年全球制造業增加值比重中,中國占比為26.7%,位列全球第一;歐盟為19.4%,美國為17.6%,分列二、三位。

但是,自2008年以后,中國制造業的GDP在總GDP中的占比不斷下降,且下降速度也在逐漸加快。從2007年的32.9%下降到2016年的28.8%,僅2017年出現回升。下圖為財聯社根據Wind數據繪制的中國歷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走勢:

不只是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出現下降,制造業PMI指數也持續低迷。在2008年經濟危機時,中國制造業PMI指數曾下降到39的歷史最低位置,然而,雖然之后出現觸底回升;但此后這一數字一直在50的榮枯線附近徘徊。

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中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的上升,中國制造業已出現外流跡象。華泰證券研報稱,隨著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在低廉制造成本對中國形成壓力,部分中、低端制造業開始向印度、東盟等新興經濟體轉移。

而制造業一旦外流則極難回流。以美國為例,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社會各界開始反思過去虛擬經濟過度發展帶來的弊病,并重新認識到實體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后的危機應對中,美國開始大力推進制造業回流戰略。自2009年以來,美國推出了一系列制造業支持政策。

但是,效果卻難言樂觀。華泰證券研報稱,從制造業增長趨勢來看,2008—2017年的多數年份,其制造業增速跟不上美國整體經濟增長,除2010年美國制造業出現5.3%的較高增速外,其它年份增長率均沒有超過2.0%,且多數年份的增速低于同年美國GDP增速。2017年美國制造業的GDP占總GDP的比重更是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僅為11.6%。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