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還在為昂貴的硬件買單?工業機器人競爭已走入“軟件決定”時代

時間:2018-08-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對于工業機器人,我們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機械手、零部件等硬件層面,而忽視了軟件系統。然而,這才是機器人解決應用問題的關鍵。

【還在為昂貴的硬件買單?工業機器人競爭已走入“軟件決定”時代】對于工業機器人,我們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機械手、零部件等硬件層面,而忽視了軟件系統。然而,這才是機器人解決應用問題的關鍵。

工業機器人差異化競爭最終將體現在軟件上

傳統工業機器人進入工廠之后,在解決了工廠初步自動化改造的同時,局限于智能程度,在一些應用層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并不能很好的滿足企業各方面的需求。簡單說就是機器人還是處于“很傻”的階段。

對此,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分析師盧彰緣表示,真正能夠讓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更加開闊,能夠真正解決用戶問題的還是軟件系統,軟件系統跟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是未來改變傳統機器人死板、缺乏智能化問題的關鍵。因此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軟件系統企業將會脫穎而出。

不得不說,工業機器人未來會成為像PLC一樣常見的工業界的通用零部件。而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會伴隨工業機器人銷量的進一步增長,另一方面則會出現以簡化機器人應用為目的的各類編程軟件和仿真軟件。

在業界,也有一些典型案例,比如致力于將智能賦予工業機器人的梅卡曼德,僅成立六個月就獲得了數千萬融資,其優勢領域就在于軟件和算法,團隊集聚了近二十位來自國內外名校的軟件、算法頂級人才。據梅卡曼德創始人邵天蘭指出,工業機器人硬件已經基本成熟,國內更多的是追趕,關鍵是突破核心零部件和算法,工業機器人正逐漸走向softwaredefined。“機器人硬件仍然非常重要,而且新的場景也需要硬件上有創新(如適合3C、物流等需求),但是軟件的地位越來越高”。

在他看來,工業機器人在傳統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漸成熟,新興的應用越來越是軟件問題,而不是硬件問題。并且,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也有會像汽車一樣,在硬件成熟、趨同之后,差異性往往體現在軟件上面。

事實上,工業機器人在硬件上面很容易被模仿,使得不同廠家的機器人硬件差別越來越小,特別是老牌的大廠之間,基本上該有的型號都有。

國內的工業機器人企業軟件系統研發能力偏弱

目前,國外機器人廠商在軟件系統的開發上布局更為快速,研發成果可觀并且已經廣泛用于工業機器人上。

其中,abb的軟件工藝包被認為是最全面的,涵蓋了各種應用,包括碼垛、壓鑄、焊接等,ABBSafeMove系統目前已經更新到了SafeMove2,SafeMove以最先進的機器人安全技術為基礎,以最通行的安全規范為準則,即使在數分之一秒內也能執行緊急停機或向上位PLC發送警報。而SafeMove2擁有更好的柔性,節省空間并提供先進的調試工具,徹底改變安全調試時間,能將總投資成本降低30%。此外,SafeMove2保留了第一代SafeMove眾多先進的安全功能,包括安全速度限制、安全停頓監控、安全軸范圍以及位置和方向監控。

除了SafeMove2之外,ABB還研發了虛擬仿真軟件系統RobotStudio,abb機器人仿真軟件適合XP、Win7、Win8系統,包含RobotStudio5.15.02和RobotStudio5.61.02和最新的RobotStudio6.01。通過仿真系統,可以模擬機器人在上下料等應用中的效果,為機器人相關技術的自主開發提供實驗范例和技術支撐。

瑞森可的Intera軟件平臺,Intera平臺作為Rethink機器人的“最強大腦”,被用在瑞森可協作機器人上,隨著Intera的不斷升級,Rethink智能協作機器人的性能也將得到持續提升與完善。目前已經升級到Intera5,機器人的力感知技術及視覺應用就得到了全面提升,極大地提升了機器人的靈敏度與靈活性,將適應更多的復雜工作環境。

瑞森可副總裁梁祺表示,Intera5平臺使視覺系統得到更好地應用,且在線編程更加簡單、精確,并且可以快速切換不同的工位,安全性更高,“通過連接工業物聯網,實現快速部署,將從一臺機器人搞定一個工位到一臺機器人搞定一間廠房;而機器人通過內部的通信,也能實現一臺機器人快速輕松培訓至所有機器人。”

除了ABB、瑞森可,庫卡、發那科、安川也有研發一些適用于工業機器人應用的軟件系統,比如安川的Matlab軟件和庫卡的connect云端平臺。

然而,國內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在軟件系統的研發上面相對比較弱,很多自主研發的軟件系統都是湊合能用,更難有重大的創新,在工業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化的趨勢下,軟件系統的落后也將成為拉開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差距的重要因素。

而對于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軟件研發能力弱的原因,邵天蘭表示,軟件研發需要很專業的團隊和大量的投入,而工業機器人行業普遍的待遇水平與互聯網等企業沒法比,而且公司基因和氛圍也不同,高層領導往往也不重視,因此很難吸引到頂級人才。

盡管很艱難,但國內還是有一些機器人企業正不斷努力破解軟件“難關”,希望能通過軟件系統和算法的優化來使得機器人更智能化和方便操作。

2016年,新松機器人公司成功研發的數字化工廠核心軟件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軟件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該系統軟件為新松設計與發展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奠定堅實基礎。此外,新松還自主研發了數據采集軟件(MDC),為企業數字化工廠的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近期,珞石(北京)科技自主研發了基于Full-ModelBasedControl的Titanite控制系統,隨著拖動示教、碰撞檢測、柔順控制等功能的陸續發布,配備SIL3等級安全模塊的Titanite控制系統幾乎可以讓所有的機器人都具備協作功能。

據悉,目前行業里絕大部分機器人的碰撞檢測功能都是基于六位力矩傳感器或者關節力矩傳感器來實現的,這就意味著用戶要為昂貴的傳感器買單。Titanite控制系統所擁有的碰撞檢測,完全是通過軟件算法來實現的,用戶可以在線更改碰撞檢測的靈敏度,是一款兼顧性能和性價比的協作型控制系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