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汽、東風、長安到底會不會合并?】日前,一汽集團、長安汽車及東風汽車將合并成為“國汽集團”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引起汽車圈的無盡猜想。
關于三方合并的猜想......
根據一些自媒體消息稱,最近得到一汽集團內部人士的透露,一汽、東風、長安合并事宜已經提上日程,并有了初步結果。一汽、東風、長安三大汽車集團將整合成立國汽集團,整合完為長安乘用車事業部、東風商用車事業部、一汽紅旗事業部;國汽集團總部將設在長春,一把手或將是是竺延風,徐留平有可能回兵器集團或者工信部……
作為歸屬國資委管轄的三大央企,其風吹草動都會引發汽車圈的軒然大波,而這次包含諸多令人前所未聞的“細節”被爆出后,引起汽車圈里圈外的熱議!消息一出,處于傳聞漩渦的一汽黨群工作部進行了明確辟謠,稱目前三大央企合并重組為“國汽集團”的消息純屬“不實信息”。而兵裝集團副總經理劉衛東更是直接回應國內媒體,組建“國汽”集團純屬謠言!
一汽、東風、長安到底會不會合并?
引起網上猜想的起源,還要從一汽、東風、長安三方最近的合作說起……
7月16日,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聯合發布,三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打造共享汽車領域的“國家隊”。關于三大央企將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抱團”殺入共享出行領域的新聞從去年年底就已經就已經傳出。2017年12月1日,三方在湖北武漢就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直到7月16日,三方又再次聯合發布了實錘消息。
消息一出,業內人士便分析認為,目前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三大央企在市場上都面臨一定的發展壓力,尤其是傳統的汽車企業正在向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過渡的關鍵時期,人們的出行方式和出行選擇也迎來無限的可能性。作為我國汽車產業傳統的三大巨頭,一汽、東風和長安也需要突破瓶頸尋找新的增長點,一汽紅旗目前也正在轉型發展的路上......此次三方聯手成立出行公司,既是在市場的提前布局,也是嘗試資源互補的方式,或許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可以探索出一條央企合作的成功之路。
此外,重大的人事變動也是引發外界猜想的主要原因!在今年的5月21日,一汽、東風、兵裝三大集團之間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人事變動。繼去年“雙徐”對調之后,三家公司的副總經理層面進行了一次“換防再布局”。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衛東將前往兵裝集團任職,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黨委書記雷平則進入一汽擔任副總經理一職,而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尤崢轉戰東風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在兵裝集團官方網站上,原本在一汽負責商用車的副總經理董春波已經列入管理團隊。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僅僅將人事變動理解為例行調整,則未免失之膚淺。這已經是2015年一汽東風“換帥”、2017年“雙徐”對調之后第三次重大人事調整,在一把手掌門人變動之后,本次副總的易位更是顯示重組推進到關鍵板塊負責人的層面。
將目光放長遠,中國制造業的央企兼并重組目前正在持續推進中......人事先行、技術交叉,這些動作都在向外界傳達著三大集團未來極有可能走向合并統一的路線......
牽一發而動全身,汽車產業做大做強亟待提速!
那么,三大央企未來到底會不會合并呢?
多位三大央企的內部人士就表示,“這些均是正常的人事變動,只是三大央企之間的高層對調,沒必要過分解讀。”人事換防的范圍擴大、合作合資業務的落地,其實是三大央企戰略協同的必然結果,但并非就一定是為兼并重組做準備。
表面上看,似乎種種跡象都表明了三大央企合并勢在必行,但需要指出的,三家如此規模的大體量央企合并,勢必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三大央企的管理人員、動輒數以萬計的職工、數十家合資企業如何妥善處理,是一項前所未有艱難命題的重大課題,而高層的換防是否就意味著為重組做鋪墊,也沒有必然聯系。
在中國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之際的關鍵時間節點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也迎來的新的機遇和窗口。雖然目前三大央企“被合并"已經被一汽集團否認,也沒有實錘表明即將與8月份全面展開,但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央企還是私企,汽車企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做大做強亟待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