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技術成熟度不夠,該如何“催熟”國產數控系統技術?

時間:2018-06-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長期以來,國防工業急需的高速、高精、多軸聯動高檔數控機床和高檔數控系統一直是重要的國際戰略物資,受到西方國家嚴格的出口限制。

技術成熟度不夠,該如何“催熟”國產數控系統技術?“長期以來,國防工業急需的高速、高精、多軸聯動高檔數控機床和高檔數控系統一直是重要的國際戰略物資,受到西方國家嚴格的出口限制。”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吉紅與科技日報記者談起了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發展歷程。

2009年,國家啟動科技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以下簡稱“04專項”),支持國內數控系統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攻克了運動控制技術、平臺化技術、網絡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等4方面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高檔數控技術瓶頸,全面縮小與國外的差距。陳吉紅說,技術差距的縮小,并不等于市場的突破。據統計,目前我國高檔數控系統的市場占有率僅有7%。

技術差距的縮小,不等于技術成熟度的縮小

作為工業級產品,衡量數控系統主要有3個技術指標: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它們分別解決的是“能用”“好用”和“耐用”的問題。在國家04專項的支持下,華中數控在前期幾代技術攻關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以華中8型為代表的自主可控的高檔數控系統。

為了科學評測實際水平,04專項專門委托第三方,對新研制的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產品進行了測試。第三方評測結果表明:對于功能測試的1989個對標評測項,國產高檔型數控系統已達到98%;通過兩年的可靠性測試,國產數控系統的可靠性與國外產品相當。國產數控系統的高速、高精性能與國外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某些應用領域,國產數控系統的加工效率甚至比國外的還高。但在五軸聯動、全閉環、多軸同步驅動等復雜應用環境下,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動態性能指標,與國外確實存在一定差距。

國產數控系統存在差距是技術成熟度不夠。研制幾臺高檔數控系統,在實驗室和實際生產中完成各種測試驗證并不難,難的是實現一大批國產數控系統長期生產應用。一臺數控系統不出問題,不意味著批量不出問題,一年不出問題不意味著十年不出問題。各個點上的突破,不代表面上的突破。所以目前卡住國產高檔數控系統脖子的主要是技術的成熟度。陳吉紅認為:“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技術進步,縮小了與國外的差距。但是,技術差距的縮小,并不等于技術成熟度的縮小。”

沒有市場測試,就沒有技術迭代的機會

發展國產數控系統的目標是實現產業化。實現產業化的關鍵點是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盡快提升技術成熟度,而提升技術成熟度又必須在實現產業化過程中完成。

以日本發那科、德國西門子等為代表的國外企業,在數控系統領域均發展了近60年,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技術壁壘和市場優勢。在中國市場,這些國外企業也已經耕耘了40多年。憑借產品在技術、性能上的優勢,已擁有了很好的市場品牌與客戶美譽度,形成了一個“市場生態圈”。

事實上,國外高檔數控系統早期的技術成熟度也不太高。但由于以我國軍工企業為代表的大量高端用戶,大規模、長期地批量實際生產應用,幫助國外數控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測試驗證和長期的應用考核,為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發現、反饋了大量的問題,才促使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的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

“好產品是用出來的,只有在市場上大量使用,在應用中發現問題,才能獲得技術迭代和完善提高的機會,技術成熟度才能不斷提升。只有實現規模化的市場應用,產品的生產成本才能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前期的研發投入才能收回,企業才能形成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良性循環。”陳吉紅說。

應有重點關照,積極扶持國產數控系統

數控系統技術研發難度大、投入高。而打破國外的“市場生態圈”,實現產業化的難度更大。這就需要有雄厚的資源做支撐,需要巨大的投入,這遠超出了一個企業的承受能力。

陳吉紅說:“與大飛機產業一樣,數控系統產業既是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技術產業,又是市場充分競爭的產業。對于這樣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國家不應該按照一般的市場競爭性產業來對待。”

陳吉紅還表示,我們應理直氣壯地為國產數控系統營造有利的市場環境,在政府采購招標中不指定國外數控系統,為國產數控系統獲得參與平等競爭的機會,鼓勵用戶企業在同等性價比的情況下,指定選用國產數控系統;重新梳理和啟動數控機床行業的增值稅返還政策,支持我國數控機床行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參照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政策,將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列入實施目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