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臉自動識別或將用于汽車行業,用于監控駕駛員駕駛狀態

時間:2018-05-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而據近日消息稱,德國信息技術研究中心(FZI)將于下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中,推出全新的人臉識別技術,這項技術的核心便是,檢測與監控司機在駕駛時的重要基本參數。換句話說,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用在了汽車行當中。

【人臉自動識別或將用于汽車行業,用于監控駕駛員駕駛狀態】大家可能在各大科幻電影中,獲悉過有關人臉識別技術的一些信息。通過計算機技術與光學成像技術,無需密碼、無需指紋,只需要電腦對面部進行一系列的掃描,就可以完成信息的錄入,讓我們不禁為科技的進步咋舌。

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到現今世界實際上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系統。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飛速發展,已經在多國有了不少應用,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國在2016年,也在社保局引入了該系統,大幅的提高了社保部門的身份驗證工作的管理水平與工作效率。2017年最新數據統計,全球面部識別技術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60億人民幣左右,預計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上漲至500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3.9%。不得不說,這是一項全球性的巨型科技項目。

而據近日消息稱,德國信息技術研究中心(FZI)將于下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中,推出全新的人臉識別技術,這項技術的核心便是,檢測與監控司機在駕駛時的重要基本參數。換句話說,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用在了汽車行當中。

該項目的源頭是一項名為“基于攝像頭的駕駛員狀態檢測”的項目。在該項目中,人臉識別技術的原型機已經被研發了出來,它可以利用車內的攝像頭,持續測量司機的心跳、眨眼頻率、頭部姿勢以及情緒等重要因素。該系統僅僅使用了一個最基本的網絡攝像頭,但是卻能夠自動識別面部區域,并通過圖像和信號處理算法,確定司機實時的疲勞與壓力水平,為汽車的駕駛安全性能提高了很大的一個層次。不僅如此,它還可以監測到司機的注意力與興奮程度——不需要任何的傳感器與特殊光線。

FZI隸屬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它是一個非營利機構,主攻信息技術與技術轉移方面的研究,它們的使命是將最新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發現提供給德國的企業與公共機構。據其內部研究員TimonBlocher表示,該技術的問世有利于汽車與司機之間信息更快捷的傳遞,而快捷便意味著更加安全,因此他們會致力于這項改善司機與車輛之間互動的全新項目。

這項技術還會與其他的駕駛員輔助工具同時使用,例如疲勞警告、分心警告和緊急制動系統,以提供更安全、更可預測的駕駛體驗。目前這項技術由FZI的專業人士領導小組攻關,目的是開發原型概念機、軟件、硬件以及具體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尚未得知FZI時候正在與其他的汽車制造商合作。雖然在去年的CES展會上,Chrysler與JaguarLandRover都展示了人臉識別技術,不過兩者都是基于面部識別技術,來設定司機的駕駛偏好,并未將其提升到提升安全性能的層次上來。Chrysler表示,希望在2020年之前將他們的項目推向市場,該系統可以掃描司機的棉布,并設置司機的個人偏好以及駕駛參數;而Jaguar表示他們的系統類似于iPhone的全新解鎖系統一般,使得司機無需鑰匙便可以進入愛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