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技術——工控持續景氣,電控漸進佳境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長20-30%,利潤增長5-25%:匯川技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8Q1營收9.4-10.2億元,同比增長20-30%,歸母凈利潤1.8-2.2億,同比增長5-25%。若按中值計算,公司一季度收入9.8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2.0億,同比增長15%,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長略低于預期,利潤增長符合預期。我們預計公司二季度開始收入與利潤有望逐步提升,全年營收有望實現30%以上的增長。
工控持續景氣,龍頭超越周期,我們預計公司一季度通用自動化40%左右增長,二季度開始有望提速,預計工業機器人2018年高速增長,電液伺服、電梯一體機保持平穩:
公司通用自動化產品市占率提升、進口替代碩果累累。公司目前變頻器、伺服基本可覆蓋國內100%、80%市場需求,目前變頻器產品已經在EU市場有突破,通用伺服產品下游需求旺盛,推出全新SV820N系列伺服緊抓下游市場,公司PLC產品采用倍福EtherCAT協議,通用性、協同性強。
我們預計通用自動化一季度40%左右增長,二季度增長有望提速,未來3年公司通用自動化營收中樞在30-60%。2018年一季度,由于過年時間相對較晚,并且訂單確認有30-45天左右的周期,導致公司3月份訂單確認有所延后、部分將放在二季度確認,因此我們預計公司2018Q1自動化業務收入在40%左右增長,我們預計2018年全年公司通用變頻器、通用伺服、PLC分別有望實現40-50%、50-60%、50%左右的增長,預計通用自動化營收在50%左右,未來3年通用自動化營收增速中樞在30-60%。
除此之外,公司工業機器人2017年已經迎來高增長元年,公司定位泛3C+輕量型機器人,與外資企業差異化競爭進展良好,2018年我們預計出貨量有望實現4000-5000臺,訂單有望實現4-5億,與公司通用自動化協同作用逐步加強;公司電液伺服競爭力突出,我們預計一季度增長較好,全年有20%以上增長;電梯一體機2017年市場超預期發展,由于去年一季度基數較高,我們預計一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全年有望實現5-10%增速。
電動車電控一季度預計翻番增長,汽車電子空間廣闊。
1-2月全國電動車產銷8.2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00%,3月份電動車合格證6.5萬輛,同比增長101%,整車銷量方面搶裝行情繼續發展,產銷持續高景氣。
宇通2018Q1排產量增長200%,客車電控上半年將持續修復。公司客車電控營收占汽車電子60%左右,其燈塔客戶宇通2017年四個季度產量分別為500/2674/6186/16020輛,同比變化分別為-37%/56%/+9%/+12%,上半年基數較低,目前,宇通客車18Q1排產量3000輛同比增長200%,全年目標預計2.7萬輛左右同比小幅增長,另外公司產品在珠海銀隆、南京金龍等輔控也有所放量,因此我們預計公司客車電控營收2018Q1隨宇通排產量一樣有望翻倍以上的增長,2018Q2量上由于去年低基數仍將有較高增速,而由于逐步執行新價格,Q2單價將有一定下降,收入整體全年將相對平穩。
物流車下半年有望放量,全年有望繼續貢獻汽車電子最大增量。公司物流車電控營收占汽車電子40%左右,2017年全年訂單3萬臺左右,市占率約20%,2018年由于受到補貼政策影響,我們預計國內物流車上半年市場量較小,下半年開始放量,公司市占率有望回升至近40%比例,提升空間廣闊,我們預計公司物流車電控下半年開始將隨市場趨勢一樣同比有望高增長,2018全年有望繼續貢獻公司汽車電子最大增量。
乘用車電控碩果累累,國內已有至少一家一線定點,國外預計已通過大眾三項認定。公司大力布局下目前項目推進緊鑼密鼓,國內方面已拿到十幾款二三線車型定點,預計至少一家一線品牌定點,國外大眾預計已經通過三項認定,寶馬、戴姆勒多次驗廠,2018年下半年預計將落地一些海外A級乘用車型。公司2018年有望持續擴張研發團隊至1000人左右,未來研發投入將占公司總研發投入的一半左右,公司2017年乘用車預計已經有了來自國內三個品牌的幾千萬的營收,我們預計2018年公司乘用車將有一定放量,大幅放量將在2019年。
我們預計2018年一季度電動車業務有望實現了翻番的增長,2018年客車、物流車電控穩步增長,乘用車部分車型逐步放量,全年汽車電子預計有30%左右增長,公司未來公司定位動力總成,市場空間相當廣闊,長期來看,未來汽車電子有望實現與通用自動化相當的體量。
軌交莊總承諾如期達成,18年將至少再添一單。目前,在蘇州地區,江蘇經緯已經中標軌交2、3、4、5號線(5號線為中標第一候選人),有軌電車2號線牽引系統,中標率幾乎100%;在非蘇州深圳地區,已經中標寧波4號線及2號線二期、貴陽2號線一期及二期(貴州為中標第一候選人),目前江蘇經緯董事長業績承諾已經達成,按投資者莊仲生的業績承諾18年有望再獲至少一條非蘇州深圳的完整訂單。另外從營收角度,算上兩條第一候選人線路,公司在手訂單有望達到13億左右,2018-21年,蘇州3號線、寧波4號線、蘇州5號線、貴州2號線等有望陸續交付,未來3年軌交業績高速增長可期。
費用率高點已過,毛利率略有下降,預計利潤和收入剪刀差逐步收斂。公司2016年以來打造了600多人的電動車研發隊伍,研發人數占比約30%,電動車板塊2017-2019年有望分別投入3、4、5億左右的研發費用,主要用于乘用車電控研發,受此影響2017Q1-Q3管理費用率達18.76%的歷史高點,預計2017年全年約18%,同比2016年提升約2個百分點。2018年,公司電動車團隊有望繼續擴至1000人左右,但是高點已過,一季度費用率預計低于2017年全年費用率水平。而受到產品結構性變化、電動車電控價格下滑、通用自動化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產品一季度毛利率預計相比2017年有1個點左右的下滑,公司對此加強管控下滑空間有限。2018Q1公司利潤增速低于營收增速,一方面受到毛利率下滑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退稅對營業利潤的貢獻時間有不穩定性,這一部分受到的影響二季度有望補回來,因此我們預計公司2018Q2開始公司營收與利潤有望逐級提高,利潤增長仍將低于營收增長,但是其剪刀差將相比于2017年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