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中國打交道25年,這25年都跟中國沒有斷開聯系的,要說營商的環境,肯定現在比25年前要更好,比十年前也會更好。而且中國跟世界經濟的聯系程度越來越密切,”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Jean-PascalTricoire)在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接受鳳凰網財經等多家媒體采訪時表示。
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趙國華
趙國華還表示將繼續在中國投資,“過去我們在中國做過一些并購,但是是比較少數的,更多的時候是自己走有機發展的道路,今后會加強跟中國的本土伙伴的合作關系。對于是否打算參與國企混改,趙國華坦露,“我們希望與中國企業展開更廣泛的合作,不需局限于某種形式。”
對于近期熱議的中美貿易爭端問題,趙國華未做評論。“但是我想說,開放的全球貿易對所有的國家都有利。而且我們會發現,現在一些國家自己面臨的挑戰,也都是世界級的挑戰,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國家之內。像我們剛才講的環境污染和氣侯變化這類挑戰,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各國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既然我們確實生活在全球化的時代,那么貿易也應當是國際性的貿易,是覆蓋全世界的貿易。”
今年,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共同簽署了《關于成立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的諒解備忘錄》,1月9日,中法企業家委員會正式成立。在這期間,施耐德電氣也與國機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趙國華認為,“中法兩國之間有一個法中委員會,這個法中委員會是由我們兩國工商界的人士牽頭成立的。過去十年,我幾乎都是這個委員會的法方負責人、法方主席。經過十年的努力之后,我們正式成立了這樣的一個理事會組織,能夠讓中國和法國的企業一起去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從而進一步發展。通過這一組織,兩國企業界之間能夠有更多的理解和聯系,能夠對兩國企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甚至也會對其他國家經濟貿易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談到未來在中國的投資計劃,趙國華表示,“過去30年中,施耐德電氣一直都在中國進行投資。當然,我們的投資是有步驟、有序的行為,我們長期堅持了在中國進行投資的企業政策。目前,中國已經是我們在海外投資最多的國家。我們在中國擁有的員工的數量,相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也都是最多的。所以我們會繼續在中國開展投資。”
談到中國的營商環境,趙國華表示,我跟中國打交道25年,這25年都跟中國沒有斷開聯系的,要說營商的環境,肯定現在比25年前要更好,比十年前也會更好。而且中國跟世界經濟的聯系程度越來越密切。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40周年,中國官方多次提到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金融、新能源、制造業等領域的開放措施正大力推進。那么,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講會有哪些機遇?趙國華透露,主要體現在這幾個領域:一個就是綠色城市的發展,因為綠色城市的發展一定得依靠技術的手段,要去提高能源效率,也從而能夠減少污染,第二,工業的自動化,因為中國有自己的“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要提高中國的制造業,它的創業能力、質量、附加值。這對施耐德電氣來說會提供巨大的機會,第三,“互聯網+”也是巨大的機會,意味著幾乎所有的物理(實體)的世界,都要跟物聯網聯系起來,就必然會產生很多的數據中心,需要很多的數字化的服務,這都是施耐德電氣的強項,還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它是一種多方合作的倡議。也就是說,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之下,施耐德電氣會跟中國的企業,越來越多去第三國,不僅是在中國,也會去第三國的尋找機會和業務的機會。
除了積極引入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也鼓勵外資參與國企混改,趙國華表示,“我們希望與中國企業展開更廣泛的合作。施耐德電氣在中國一直是走有機增長道路。也就是說我們在中國做過一些并購,但是是比較少數的,更多的時候是自己走有機發展的道路。自己去招募人才,發展業務,制造產品。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培訓了大量的人才,然后我們自己來開發業務,做好自己的工作。當然我們會跟中國的企業進行合作這是肯定的。而且今后會加強跟中國的本土伙伴的合作關系。”
談到未來全球的能源市場趨勢,尤其是電力市場發展方向,趙國華表示,“未來的能源世界的幾大趨勢,一個是進一步的電氣化,一個是進一步的數字化,一個是進一步的分散化,以及低碳化。對我們施耐德電氣來說都是意味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像分布式,還包括以后我們每個人,都不僅是電力和能源的消費者,我們也可以是生產者,會有更多分布式的電力和能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