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整體處于第二個發展階段,大多數醫療機構已經初步建成自己的醫療信息系統,基礎的計算機硬件和網絡設備基本搭建完畢。未來硬件設施除去產品定期更新外,新增量將逐步減少。另一方面,隨著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更多的業務將納入到信息化流程中,軟件產品和服務的比例將大幅提高。
未來幾年,雖然硬件(包括計算機硬件和網絡設備)在醫療IT總投資中占比仍然超過60%,但呈逐漸遞減的趨勢。隨著醫療衛生信息化市場趨向成熟,軟件和服務占信息化總投資的比例逐步上升。軟件及服務的增長一方面來源于新增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另一部分來源于原有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的升級。一個完善的醫院信息系統通常由上百個子系統組成,牽涉眾多的專業領域。未來在電子病歷、社區醫療以及更大范圍的健康管理方面,還會催生更多的應用。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衛生機構的支出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而與此同時醫療信息化投資規模占衛生支出比例也在不斷地提高。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8-2013年,我國醫療信息化投入規模占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由0.49%升至0.69%。但是與發達國家3%-5%的占比相比差距還是很大。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估算,2016年,我國醫療行業IT花費占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比例約為0.82%。
2008-2016年醫療行業IT花費占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比例(單位:%)
衛生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指出:“2011年和‘十二五’期間公立醫院改革的思路和重點工作,優先建設發展縣級醫院,深化城鄉對口支援工作,統籌城鄉衛生事業發展,促進城鄉醫療資源的均衡發展。”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啟動了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計劃在3年內安排投資360億元重點支持全國2176所縣級醫院建設,因此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醫療信息化需求十分強勁。
從需求發展的軌跡來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醫技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分別是醫療信息化發展從基礎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以中國的現狀來看,在醫院層面三級醫院正從基本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普及期進入深入發展期,并逐步建設醫技信息管理系統;二級及以下醫院還處于基本醫療信息系統的普及應用期。影像存檔和傳輸、檢驗信息、病理信息、手術信息、電子病歷等醫技系統當前僅在大型三級醫院進行系統建設,整個醫院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遠未成熟。另一方面,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之外,公共衛生與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管理系統才剛開始起步,整合社會醫療保健資源,連接醫療保險、社區醫療保健服務、遠程診斷、藥品管理平臺、衛生行政部門、銀行等相關功能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才開始試點。
我國醫療信息化典型需求發展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持續增加。由于醫院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和公共衛生系統平臺的搭建是提高全行業醫療水平,優化利用醫療資源,增加公民衛生保健水平,最終改善居民醫療保健水平和提高國家衛生開支效率的重要手段,醫療衛生行業的IT投入將會明顯高于整個IT行業的增速。在經過多年以硬件為主的IT投入后,軟件和服務的比重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