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歲末,是該總結的時候了。去年人工智能如此火爆,大大小小的峰會也從年初開到了年尾。但是,很少有峰會能聚齊BAT的李彥宏、馬云和馬化騰。從科技日報的不完全統計來看,去年也就是三場大會做到了——2017年4月在深圳舉行的IT領袖峰會,2017年5月在貴陽舉行的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還有2017年12月在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
不過,如果要談人工智能,還得再拉上科大訊飛。畢竟,這四家公司均是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依托企業。
人齊了,現在開個腦洞——四位“毫不油膩”的中年男人同時出現在一場人工智能峰會上,你會聽到什么?你能記住什么?
虛擬的峰會和不虛擬的觀點
李彥宏是人工智能的忠實代言人,言必談人工智能。在這場大會上,李彥宏照例會告訴你,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任何一個行業。它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它的未來屬于開發者。李彥宏還會帶來DuerOS和Apollo系統。他會跟觀眾聊聊自己當年如何把無人駕駛的車子開上五環,又如何因此吃了一張罰單。但罰單都吃了,無人駕駛的未來還遠嗎?“人工智能,讓生活更美好!”李彥宏說。
接下來讓騰訊的馬化騰出場吧。他喜歡談云和大數據。云是人工智能的強載體。他也要告訴“吃瓜群眾”,騰訊不僅是游戲公司,騰訊照樣發力人工智能。“絕藝”圍棋下得好,騰訊團隊做的人工智能肺癌篩查,準確率也超過了醫生!“我們各個事業群都有人工智能團隊,人工智能將影響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而且,場景和市場最重要哦。”
文科生出身的馬云通常不會將講話重點放在“人工智能”上,但他總會提上那么一兩句。他很少談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上的成就,更喜歡分享他的洞見——“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人工智能被吹捧得太玄乎了”“我們永遠能勝過人工智能”。
好了,傳言被人家搶了兩億大單的科大訊飛掌門人劉慶峰上臺了。他要先告訴你們,科大訊飛拒絕被抹黑。然后,人工智能將會賦能每一個人,未來每個人都要有人工智能助手,它對社會的改變將超出常人的想象。最后,劉慶峰要分享一下科大訊飛在教育、醫療和司法上的出色表現,畢竟,應用才是硬道理。
請千萬注意,并沒有這樣一場論壇。不過,四人可能做的發言,也不是臆測。科技日報記者找到了四人在2017年所出席的大型論壇或會議上的發言,扒拉出了其中有關人工智能的部分,并用笨方法一篇一篇做了“閱讀理解”。
“偽人工智能”大量存在
從年初的兩會到年末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科技公司掌門人給出了很多“金句”。仔細一看,他們還是有套路——許你一個關于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提醒你還有若干可能的挑戰,再含蓄地來一番自身成就介紹。
不僅是巨頭,各類人工智能公司,在面向公眾的論壇或峰會上,講的話其實也大同小異。
人很難在短時間內產出那么多新觀點,而人工智能的各類會議,開得也確實頻繁。在活動發布網站“活動行”上以關鍵詞“人工智能”搜索,給出的結果為820條,這包括了部分2015、2016年和2018年召開的活動。粗略估計,光是明確冠以“人工智能”名號的會議,在2017年就開了數百場。
一家明星人工智能創業企業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幾乎每周都能收到會議邀請。這家企業表示,他們一般會去兩種會議,一種是主打品牌的財經類會議,一種是主打產品的行業內垂直會議,前者打造品牌,后者可售賣產品。“十個邀請可能最多去一到兩個,好多會其實沒講什么內容。”
曾經舉辦過人工智能相關會議的某活動主辦方表示,他們一般會邀請技術、產業和投資三塊的人參會。“但感覺現在所謂的人工智能公司,大部分都是借概念營銷炒作和蹭風口,很多市值挺牛的公司,產業化也做的一般。”于是,他們現在改做小型研討,讓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人能深入交流。至于開會,“就是各種吹牛唄”。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前CEO衛哲更是毫不客氣,指出今天的人工智能項目中,存在大量的“偽人工智能”,偽人工智能比例可能高達90%,甚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