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專家分析3D打印的未來趨勢,金屬增材制造應用將大眾化

時間:2017-12-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展望3D打印的未來,一個是由過去30年由具體需求推動的特定技術的演變,另一個是由全球趨勢,技術融合和個人創造力推動的激動人心的新方向

金屬增材制造的先驅,科學家約翰o.米萊夫斯基(JohnO.Milewski)在他的新書《金屬增材制造:火箭噴嘴,醫療植入物與定制珠寶的基礎技術》中分析了3D打印的未來趨勢,金屬增材制造應用將大眾化。

GKNAerospace采用線材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加固和連接Vulcan2型噴嘴零件

人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展望3D打印的未來,一個是由過去30年由具體需求推動的特定技術的演變,另一個是由全球趨勢,技術融合和個人創造力推動的激動人心的新方向。在未來5年,增材制造將使金屬大眾化。

20年前,基于3D計算機模型的金屬3D打印和增材制造(AM)起源于快速原型。約翰當時在一個研究3D金屬形狀激光粉末熔融的團隊工作,眾人一起夢想著航空零件,醫療植入物和廣泛的工業應用。激光,金屬粉末技術,工藝速度,精度,變形,殘余應力和表面光潔度等工程挑戰被視為廣泛采用的障礙。此外,計算機模型、軟件、硬件、激光和過程控制的技術限制和成本是巨大的。因此,約翰和團隊猜測,金屬進入主流制造業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

10年前,金屬增材制造任未成為主流??茖W與工程的不懈努力促進了核心工業應用基礎技術的持續發展。然而,使用聚合物的3D打印原型已經達到使用主流,由特殊金屬制成的復雜形狀示范硬件被生產。

如今,20年前的夢想已變成現實,增材制造零件在關鍵的航空航天,醫療和工業應用中被最終使用。在越來越多的關鍵應用領域,應用已經越過了終點線以獲得認證使用,從而為各種類似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方向。增材制造標準(如ASTM開發的標準)將被行業廣泛采用。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造和測試的增材制造火箭噴嘴,以正式的標準來設定軌道,將人類的希望和夢想帶到地球之外。諸如史賽克鈦合金脊柱植入物之類的增材制造醫療設備正在申請FDA認證,整合增材制造技術使人類能從中受益。

金屬增材制造的未來不僅將延續這些核心方向發展,而且將隨著軟件、硬件、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機器人技術、機器學習、傳感器和工業物聯網等方面的進步而加速和繁榮。隨著基礎技術的不斷聯合和多樣化,預測金屬增材制造發展的范圍和速度呈指數級增長是合理的。

桌面級3D打印機的應用群體越來越廣泛,如教育項目、小型企業、個人、發明家和業余愛好者等都可使用3D打印。在未來5年里,這一低成本材料和系統的趨勢很快將進入金屬領域,實現金屬打印的真正大眾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