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物聯網走向成熟,2018年物聯網10大預測分析

時間:2017-11-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ForresterResearch的最新預測,物聯網(IoT)將成為未來客戶價值的支柱,物聯網基礎設施將轉向邊緣和專用物聯網平臺,開發者將對物聯網平臺和舉措帶來重大影響,安全仍將是物聯網的關鍵問題所在。

根據ForresterResearch的最新預測,物聯網(IoT)將成為未來客戶價值的支柱,物聯網基礎設施將轉向邊緣和專用物聯網平臺,開發者將對物聯網平臺和舉措帶來重大影響,安全仍將是物聯網的關鍵問題所在。

物聯網

Forrester對2018年物聯網的主要預測如下:

一、企業將加大試點工作力度,并向消費者推出基于語音的服務

2018年,財富500強公司將不斷改進語音物聯網服務的復雜性、廣度和質量,這些企業推出的此類服務可能會翻番。金融服務和其它需要身份驗證的行業可能會滯后。

二、歐洲將發布新指南推動物聯網數據商業化

45%的美國企業數據與分析決策者表示,他們已經將數據商業化,法國和德國企業的比例分別為35%和38%。鑒于相對滯后的表現,歐盟將發布指南,鼓勵企業使用先進技術,刺激數據經濟。

三、營銷者將會意識到物聯網機遇,可穿戴設備仍小眾

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采用諸如AmazonAlexa或GoogleAssistant之類的智能代理,營銷者將會尋求新方式與客戶互動。為了提供更具親和力的品牌體驗,營銷者將會擴展“移動先行”戰略,納入帶有智能家用音箱或智能手表的新接口。據Forrester預測,雖然美國智能手表將在2018年底實現1200多萬只的累計銷量,但可穿戴設備仍會是小眾產品。

四、主要用例將推動邊緣解決方案的部署

目前,物聯網業務流程主要用在本地數據中心或云端服務上。據預測,2018年,越多越多的企業將部署支持物聯網的業務流程。邊緣物聯網設備能根據生成的數據在本地進行操作,并利用云的優勢確保安全性,實現可擴展性。

五、工業物聯網平臺的構建者將退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業務

過去十二個月,所有大型工業物聯網(IIoT)平臺都在將一些工業或物聯網特有的功能交由超大規模云提供商(包括AWS、IBM和微軟)提供。由于這些云提供商不斷擴大服務的地域范圍,為滿足嚴格的監管要求,并提升物聯網能力,這種趨勢將加速。

六、物聯網平臺將開始專注設計和運營場景

負責將物聯網融入產品和體驗的產品設計人員需具備能力進行遠程管理、監控并控制產品。物聯網業務運營商需設計軟件,將各種支持物聯網業務資產整合到連貫的業務流程中,旨在專注業務運作,而不是手動管理物聯網資產。因此,物聯網業務運營商將選擇適合需求的物聯網平臺。

七、重視邊緣的開發者將推動物聯網平臺整合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據處理與分析推向網絡邊緣,以降低數據獲取成本,減少網絡延遲。如果物聯網平臺只在網絡核心提供服務,人們對這種平臺的接受度會越來越低。采用一致的編程與分析模型支持邊緣需要高額開支,會使物聯網平臺提供商不堪重負,信心和雄偉壯志會被消磨殆盡。根據預測,這類提供商未來三年將退出該市場。

八、開發者將通過公共云平臺服務整合設備

開發者要求實現低采用成本、快速部署原型、實現全球覆蓋率、輕松與記錄系統集成、以及將維護負擔降到最低,這些將使開發者轉向公共云提供商提供的物聯網平臺。

九、物聯網將面臨更大規模、更具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雖然物聯網安全意識不斷增強,但客戶體驗、成本和上市需求仍優先于安全要求。這使得實施強有力的安全控制成為一項挑戰,或者更糟糕的是,未在最終的產品部署中添加特定的安全功能。黑客往往企圖感染系統提取敏感數據,明年將可能出現更多針對端點設備和云端服務的物聯網網絡攻擊。

十、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采用率將提升至5%

由于大規模部署要求實現可靠性、穩定性,并與現有技術的基礎設施無縫融合,區塊鏈尚未做好滿足此類部署要求準備。但是,明年將會出現有前景的試點項目,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和產品的成熟將提升2018年區塊鏈的采用率。

目前,相對于NB-IoT,LoRa是當前最成熟、穩定的窄帶物聯網通訊技術,其自由組網的私有網絡遠優于運營商持續不斷收費的NB網絡,且LoRa一次組網終身不需繳費。但是應用LoRa進行物聯網通訊開發難度大、周期長、進入門檻高。據了解,為降低物聯網行業創業者進入門檻,協成智慧提供了一整套成熟LoRaWAN源代碼+LoRaGateway網關定制方案,極大縮減了創業者在物聯網鏈路調通上所耗費的半年周期與巨額開發代價,便于快速切入物聯網具體應用,打造屬于自己的獨立物聯網運營品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