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產品新聞 > 資訊詳情

國內首款人工協作機器人分析

時間:2017-11-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正面臨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此前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預計,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而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32億元。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正面臨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此前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預計,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而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32億元。

在政策與產業的雙重驅動下,我國機器人產業引來了黃金發展期,但同時工業機器人的國際市場份額絕大多數被ABB、KUKA、FANUC、YASKAWA這“四大家族”占據,國產工業機器人在精度、技術等方面仍具有不小的差距,急需在核心技術與產業發展方向上找到新的成長路徑。

在近期開幕的中國國際博覽會上,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3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協作機器人——AUBO-i3、AUBO-i7和AUBO-i10。

遨博智能董事長魏洪興表示,實現全國產化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協作機器人具有較高的市場性價比,能夠降低中小制造業企業的轉型與升級成本,長期來看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面向中小制造企業

目前國內的機器人市場熱度雖然很高,但整個工業機器人市場卻幾乎被國外品牌占據。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了29萬臺,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與此同時,國內工業機器人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卻十分低,使得國內中小機器人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相對狹小。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9萬臺,市場占有率僅為32.6%。

如何沖破國際巨頭的市場壟斷與技術封鎖,成為國內機器人企業在做大做強時遇到的關鍵阻礙。

一直以來,國際機器人市場都是為對應制造業設計重型、昂貴且笨重的機器人,但在實際應用中,并非所有的工業流程環節都需要大型機器人來提取較重的負載,越來越多的輕便、敏捷的機械手臂開始承擔起組裝和提取的工作,市場開始對協作機器人的需求愈發強烈。

在此背景下,不少國內機器人企業在協作機器人這個市場細分領域內看到了突破國際巨頭“重圍”,將企業做大做強的生存路徑。

近期,在剛剛開幕的中國國際博覽會上,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3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協作機器人——AUBO-i3、AUBO-i7和AUBO-i10。遨博i系列是國內推出的第一款協作機器人產品,該智能協作機器人與同類型、同負載的工業機器人相比,從控制器、軟件、操作系統到算法都是自主研發突破了包含控制系統、伺服系統和減速器等方面的技術瓶頸,關鍵部件實現了全國產化。

遨博智能董事長魏洪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如果按照國際巨頭企業現有的產品體系去設計工業機器人,國內企業很難有機會。同時,目前國內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面對轉型與升級時對成本十分敏感,這就為國內機器人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

魏洪興表示,工業協作機器人是目前機器人市場產品中的一條“新路線”,它屬于下一代機器人。與國際巨頭的同類產品相比,實現全國產化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協作機器人具有較高的市場性價比,能夠降低中小制造業企業的轉型與升級成本,長期來看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受資本市場青睞

如今,“工業4.0概念”下的中國制造業轉型與升級使得工業機器人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協作機器人則開始成為資本青睞的對象。在當天的發布會上,遨博智能獲得了復星集團的A輪6000萬元投資。

復星集團高級副總裁唐斌表示,復星投資遨博,一方面是看到協作機器人在實現工業4.0、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遨博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協作機器人企業,復星希望能夠幫助這類企業快速成長。

在獲得資本的支撐后,遨博智能在協作機器人的生產研發領域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根據規劃,遨博智能計劃在未來3-5年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0%,實現符合增長率達到100%以上,人機協作機器人年產量將達到3萬臺。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機器人領域正在成為投資的熱土,我國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同樣熱情不減,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機器人融資案例達到了70起,2016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融資金額分別達到了3.08億美元和2.99億美元,環比增長37.49%和26.26%。

如此之多的機器人融資案例實與該產業發展的潛力密切相關。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預計,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2012年至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達28%,今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32億美元,2012年至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接近17%。

接受采訪的多位專家皆表示,中國機器人行業的投資前景在于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包括工業機器人在內,核心部件的技術突破以及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未來將更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