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機器人在中國市場仍在持續升溫。
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下稱工博會)上,機器人館一如既往地成為了最吸引人流的展區之一,協作機器人作為一種近年來新興的概念,也在多家重磅企業的展臺上展出。
11月8日,丹麥優傲機器人有限公司(UniversalRobots,下稱優傲)和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聯合發布《2017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該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1.05萬臺,同比增長95.35%;市場規模達19.62億元,同比增長91.44%。
未來三年內,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及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該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將達到5萬臺,市場規模將突破79億元,其保有量占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的比值,將從2016年的1.19%上升到5%。
優傲總裁JürgenvonHollen也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的年漲幅為60%-70%,且近五年內都將維持這個增速。相比于工業機器人10%-15%的年增幅,前者的表現驚人。
“協作機器人”(CollaborativeRobot)是指被設計成能與人類在共同工作空間中進行近距離互動的機器人。
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工作場景往往設定在有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完成諸如焊接、噴涂、搬運碼垛、拋光打磨等高精度、高速度操作。與前者不同,協作機器人能夠直接和操作人員在同一生產線上工作,不需要安全防護隔離。
目前研發協作機器人的企業主要分成三類,一是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型企業,例如丹麥優傲的三款工業協作式機械臂、美國RethinkRobotics的協作機器Baxter和Sawyer;二是傳統工業機器人,比如ABB的YuMi和KUKA的LBRiiwa智能工業工作助理等;三是具備核心技術、大量業內資源以及雄厚資本等優勢的互聯網企業,比如谷歌、亞馬遜等。
2014-2016年,機器人四大家族ABB、發那科、安川電機、庫卡及多家工業機器人廠商相繼推出協作機器人產品。同時,國內企業如沈陽新松、大族電機、遨博、達明等公司也推出協作機器人產品。
在本屆展會上,“四大家族”包括多家國內外公司的展臺上均有協作機器人的身影。
據GGII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全球有超過50家廠商積極推廣協作機器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工業基礎發達的國家。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提出協作機器人理念、并將其商業化的公司,優傲的協作機器人銷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據GGII數據,截至今年7月,全球協作機器人保有量接近3萬臺,優傲的市場份額接近60%。
優傲機器人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丹麥歐登塞。主營業務為協作機器人,業務范圍覆蓋歐洲、美洲和亞洲。截至2017年10月,該公司已在全球安裝超過了1.7萬臺機器人。
JürgenvonHollen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全球各地區間的協作機器人發展也有差異,據優傲統計,亞洲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中國是最主要的拉動力量之一。
他并未透露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優傲的具體銷售額和臺數。該公司今年的全球增幅為60%。去年中國市場占其總體銷量的10%-15%,今年提高到了20%。截至今年三季度,該公司的同比平均漲幅為70%。與北美市場相比,亞洲市場呈現倍速增長。
優傲于2011年進入亞洲市場,并在中國建立辦事處。兩年后,該公司在上海建立全資子公司。
此前,優傲機器人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中國設立機器人總裝工廠已列入公司的計劃,不過這一設想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JürgenvonHollen此次向界面新聞記者明確,公司新設工廠要取決于機器人產能是否能跟上。按目前的產能情況,未來兩年內優傲將不會在中國設廠,因為位于歐洲的總部有足夠的產量來滿足中國及全世界市場的需求,但不排除未來幾年市場爆發式增長后增設工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