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在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國民經濟和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作為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和人工智能(AI)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工業機器人呈現強勁發展的態勢。
2015年,在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國民經濟和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2016年,雖然面臨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緩慢,我國工業發展產能過剩嚴峻、投資效率偏低、出口競爭力下降、自主創新不足等問題,但我國經濟新的內生增長動力將逐步形成,工業經濟增速有望小幅提升。
進入2017年,通過推進改革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優化投資效率和結構、借力“一帶一路”、實現區域錯位發展等手段,我國工業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相關產業邁向中高端。
經過長期的積累發展,近兩年我國工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根據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6.6%,比8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環比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了0.56%。
隨著工業發展水平的逐步提升,目前我國新的動能也在不斷加強,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三新”)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凸顯。近年來,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上文中提到的統計數據顯示,從產品結構上,9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實現了同比翻番,無人機、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產品仍保持著高速增長,工業的結構調整與新舊動能轉換正在加快推進之中。
其中,作為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和人工智能(AI)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重要的自動化裝備,工業機器人呈現強勁發展的態勢。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工業機器人增長最為迅速的市場之一。眾所周知,2013年開始,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13年的1/5,到2014年達到1/4,去年則接近1/3。
的確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優勢明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等諸多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制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制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令人欣喜。而中國無疑成為各國機器人巨頭爭相搶灘的市場,激烈的競爭對自主機器人品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在磨礪著相關企業的成長。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9月份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3085臺/套,同比增幅高達103.2%。這并不是一個單月現象,長時間來機器人產業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速。除此之前,今年前9月工業機器人增長69.4%,從2010年到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了5倍多。
而從近幾年世界機器人發展來看,工業機器人技術正在向智能化、模塊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更多的新產品,設備制造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也會隨之增長。
隨著工業機器人向更深更廣方向的發展以及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的應用范周還在不斷地擴大,已從汽車制造業推廣到電子電器等其他制造業,進而推廣到諸如采礦機器人、建筑業機器人以及水電系統維護維修機器人等各種非制造行業。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