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布局AI芯片 行業巨頭的步伐在哪里?

時間:2017-09-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芯片,是重要的一部分。面對人工智能(AI)的大潮,科技業也在思考芯片升級。伴隨特斯拉、蘋果等業界巨頭先后被曝出涉足AI芯片,風投資金也展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

身處數據“爆炸”的世界,家居、汽車、通信等每個角落都充斥著一堆等待處理的信息。這意味著需要大量性能比現在強上多倍的小零件。

芯片,是重要的一部分。面對人工智能(AI)的大潮,科技業也在思考芯片升級。伴隨特斯拉、蘋果等業界巨頭先后被曝出涉足AI芯片,風投資金也展現出日益濃厚的興趣。

行業巨頭的步伐

就在幾天前,GlobalFoundrie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SanjayJha披露,該公司正與特斯拉在AI芯片方面展開直接合作。該公司由美國超微(AMD)分拆而來,并與AMD簽訂了直到2020年的晶圓供應協議。更節能的專用芯片可以幫助特斯拉進一步接近實現完全自主駕駛的目標。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Musk今年承諾,將于2019年為消費者提供這一服務。

也是在這個月,蘋果公司推出的十周年紀念版智能手機iPhoneX同樣采用了定制的芯片來處理AI方面的工作。

國內業者也毫不落后。在本月初舉行的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華為發布了首款AI移動計算平臺麒麟970,首次集成NPU(神經網絡處理器)專用硬件處理單元。而NPU的供應方寒武紀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今年8月,該公司獲得1億美元融資,被外界認為是全球第一家AI芯片領域的“獨角獸”公司。

從小小芯片到“AI+”

目前,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GPU(圖形處理器)、ASIC(專用集成電路)作為三種主要架構,在實現高性能的計算能力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其中涉及的企業包括英偉達、英特爾、高通、谷歌、微軟、IBM、三星等。

業界的熱情也引發風投的興趣。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bsoluteReports的報告,2017年至2021年,AI芯片市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高達54.25%。

來自CBInsights的預測顯示,半導體初創公司今年將籌集16億美元,高于2016年的13億美元和2015年的8.2億美元。

從芯片出發,AI上下游產業鏈也被寄予厚望。

來看看機構是怎么說的:

安信證券:由于智能手機出貨量大、供應鏈體系完善,移動端AI芯片成本將隨著出貨量增加持續下降,性能將不斷提升,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拓展至安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消費電子、工業、機器人等領域,AI芯片的商用化進程逐步加快,成長空間將得到極大拓展。

新時代證券:“AI芯片+”產業鏈投資機遇大,AI芯片是基礎,基于AI芯片的數據、場景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從AI芯片產業鏈上下游、技術、數據、場景應用等方面重點推薦: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中科創達。重點關注:四維圖新、富瀚微、漢王科技、佳都科技、景嘉微、科大訊飛、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同花順、東方網力、思創醫惠、拓爾思、浙大網新、工大高新、北部灣旅、神思電子、和而泰等公司。

天風證券:盡管國內AI芯片產業仍然處于早期階段,但芯片下游的設備行業將率先受益。AI設備當中,服務器將仍然成為局端主流設備,也將成為AI應用落地的必要基礎設施。

建議關注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已經在GPU服務器中具備產品實力的企業,以及參與AI芯片研發的相關標的:景嘉微、兆易創新、潤欣科技、國科微等標的。此外,建議關注AI芯片有望最先落地的安防領域標的:佳都科技、蘇州科達、工大高新、東方網力、北部灣旅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