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起,最熱的風口莫過于共享單車和人工智能;在摩拜和ofo融資競賽火熱、BAT紛紛布局AI之時,VR似乎成了昨日黃花。但是,據IDC的分析師表示,預計到2021年,VR支出總開支復合增長率為113.2%。
當時間走到2017年后,我們驚人地發現如今的VR卻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雖然它依舊在不斷地發展,但速度相較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放緩。根據此前Crunchbase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的VR/AR公司有26家獲得總計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相比去年同期的10億美元(29家公司融資)暴跌八成。VR真如這些人所言,已經成為“過氣網紅”了嗎?
IDC的分析師表示,預計到2021年,全球虛擬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支出將翻一番。根據他們的計算,總開支將從2017年的114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215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3.2%。
另外,早在2016年9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組織編寫了《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報告全面闡述了國內外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現狀、技術特點、關鍵技術環節和主要應用領域等。報告指出,到2020年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將超過550億元。
目前,VR硬件產品全面進入消費市場的條件已基本成熟,VR行業也將隨之迎來新的爆發。各種有遠見的主流科技公司早已開始VR產業的戰略布局。
日前,百度在百度視頻中推出的VR頻道聚合了市場優質VR內容鏈接,包含VR視頻、游戲、資訊等內容。而阿里則成立了VR實驗室,根據自己的電商平臺業務,進行垂直內容平臺打造,目標是讓用戶在網上購物時擁有猶如逛品牌商店一般的沉浸式購物體驗。作為BAT三巨頭之一的騰訊當然不甘落后,據了解,騰訊計劃為VR產業開發者提供一個開放的、標準化的平臺,騰訊提出自主研發硬件設備,利用騰訊用戶基礎的優勢,為開發者提供硬件、內容、營銷全套服務。
不僅如此,國家也看到了VR技術快速的技術進步與巨大的應用價值,各級政府部門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國內VR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時機。
虛擬現實是當下投資和發展的溫床,不僅是國內市場一片繁榮景象,國外市場也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諸如微軟的Hololens、Snapchat等新硬件,甚至像口袋妖怪Go這樣的游戲都在推動著人們對虛擬現實的興趣。而一直以來,亞馬遜對把虛擬現實技術嵌入電子商務十分感興趣,并且已經獲得了多項AR、VR購物專利。近日,亞馬遜決定,先從電子書Kindle開始入手,或許是亞馬遜在為Kindle電子書研發AR-VR功能。
其實,不止是亞馬遜在AR、VR領域開始了布局,Facebook、Google、Microsoft等巨頭早已經對VR進行了全產業鏈的布局,Apple收購了多家開發VR所需相關技術的公司。
很多分析師預測,“沉浸式購物將成為下一個風口”,但當前技術仍不足以支撐AR、VR真正撬動產業鏈。對此,IDC設備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技術公司項目的副總裁表示:“隨著下一代硬件開始出現,垂直行業將是第一批接受它的人之一。”
行業普遍認為,2016年是虛擬現實爆發的元年,中國虛擬現實產業正進入黃金時代。虛擬現實不僅是一個基于用戶新場景的智能化設備,同時,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演進,未來虛擬現實將會在各個垂直的商業以及營銷領域帶來全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創新的想象,各個行業都需要思考如何與虛擬現實進行融合和創新。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