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醫療機器人風口凸顯,未來需避免“網紅”產業泡沫

時間:2017-07-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與市場需求的上升,醫療機器人發展正進入風口期。

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與市場需求的上升,醫療機器人發展正進入風口期。雖然醫療機器人行業前景光明,但是仍需著力避免“網紅”產業所具有的泡沫化等通病,踏實發展、服務于民。

近日,世界首例由機器人操刀的克隆豬在天津誕生。成活的這一批13頭小豬均由豬的體細胞克隆而成,并且全都是精挑細選的優良品種。

近年來,機器人應用逐漸成為醫學領域的新風向,醫療機器人正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主力軍”之一。一般認為,醫療機器人應該是醫療器械,但又不同于醫療器械。它能夠輔助醫生,擴展醫生的能力,智能水平也會不斷增長,同時也要滿足以下三個方面:醫用性、臨床適應性以及良好的交互性。

眼下,醫療機器人應用普及漸趨提速,存在感正在急劇加強。

根據波士頓咨詢的測算,預計未來5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年復合增長率將穩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將有望達到114億美元。

隨著醫療領域人才缺口的擴大,民眾健康理念的不斷提升,醫療機器人的出現無疑給醫院提供了更多選擇性。

盡管在某些觀點看來,醫療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仍然處于“嬰兒期”,仍然處于創新研發期,公眾對醫療機器人的信任度也有待提高。不過毫無疑問的是,醫療機器人已經開始對公眾產生影響,其產業化也已經推開。

在《機器人時代》一書中,馬丁·福特就曾用一個章節預測了這樣的“機器人醫生”。他認為,在有些醫療領域里,尤其是那些不需要直接與病人互動的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帶來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并最終可能帶來全自動化。

而從現階段來看,有專家認為,人工智能目前雖然無法取代醫生幫患者診斷,但它的出現更大的意義在于提高了醫療行業的效率。

醫療機器人前景廣闊,已覆蓋手術、康復、護理、教學等各個細分領域,其中手術機器人占比最高。據中國智能制造網了解,目前,國外醫療機器人企業正加速搶灘中國市場,部分國內企業也已經開始布局醫療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

業內專家認為,在醫療機器人這一新興行業,目前中、美、歐都處于“嬰兒期”。醫療機器人,特別是自主的外科手術機器人,仍處于初級階段。比如,柔性控制問題,針對柔性所帶來的精準感控還沒有解決;比如,多信息集成以及可視化和傳感,以及怎樣做到最全面的人機交互等等。甚至在監管和準入上也有諸多問題,安全和有效是醫療器械注冊的必過門檻。

未來的醫用機器人肯定會讓創傷越來越小,做到簡單、安全、集成,并且適合醫生操作的習慣。甚至未來會是直接控制,做到主從一體化,更小更方便,獲得更多醫療從業者和患者的認可。因而,這一領域的激烈競爭也無法避免。

因此,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需要面向市場實際需求,切實防止概念炒作、泡沫化、低端化以及無序競爭,從而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使這項前沿技術能夠幫助改善醫療體系,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上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