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近日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其中特別強調了鼓勵發展先進車用材料及制造裝備,加快3D打印、虛擬與增強現實、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及其應用系統等智能制造支撐技術在汽車制造裝備的深化應用。
隨著工業4.0時代的來臨,全球工業制造行業步入智能制造時代。除我國外,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也紛紛出臺相應的國家政策,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在政策的刺激下,我國裝備制造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智能制造裝備。作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重點發展的五大行業之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是目前惟一未被國內資本市場所充分挖掘的“金礦”,其前景被一致看好。然而,作為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重要產業。及全球范圍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制造裝備在國內卻頗有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尚未被投資市場認識到。
■汽車智造任重道遠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6年中國新車產銷均超2800萬輛,連續八年蟬聯全球第一。我國汽車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汽車制造裝備的發展,裝備技術的自主創新及國產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重點表現在整車制造工藝裝備取得實質性突破,零部件生產裝備和可靠性不斷提高,以及整車裝配輸送設備自主化水平明顯提升等方面。
從汽車制造到“智造”汽車制造裝備業也能玩炫的
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當前,全球正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在產業階段方面,德國已經順利完成了工業1.0到3.0的三個工業化階段,并已進入工業4.0時代,而我國工業目前尚處于2.0與3.0階段并行的狀態,我們必須走“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的并聯式發展道路,所以我國實現工業4.0的任務要比德國更加復雜、更加艱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則表示:“表面看我們工業化水平很高,尤其是合資車企,當然自主車企目前的生產線也都是一流的。但事實上我們是否掌握了裝備制造過程中的核心技術呢?”他認為,智能化信息化的核心技術最終要自己掌握,這樣才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提升制造業的實力和水平,真正成為制造強國,如何掌握核心技術是目前汽車業發展的最大挑戰。
■創新思維搶抓機遇
在看到汽車裝備產業迅速壯大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長期以來我國汽車制造的關鍵裝備——如動力總成及其他關鍵零部件制造設備、車身制造與總裝設備、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需裝備的核心技術都被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所壟斷。目前我國汽車裝備制造業雖已步入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階段,但與我國汽車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汽車工業的智能制造水平還有待提升。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過去單一的供需模式,汽車行業正在進入全球范圍內的競爭體系中。過去產品和服務很好但卻受制于供需體系沒有得到很好發展的車企現在就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但如果企業本身的產品和服務不過關,那原來僅有的資源和配套關系都會逐漸被其競爭對手吞食,企業也將在全球化的競爭浪潮中慘遭淘汰。
那么,汽車企業怎樣才能實現智能制造?我國如何才能成為汽車裝備制造強國呢?“汽車行業是最適合實施智能制造的行業,因為它上下游產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徐向陽表示,“在汽車行業,智能制造的實現需要包括裝備制造業、互聯網IT產業在內的眾多產業支持,需要相關的企業同步發展。”
師建華強調,智能制造主要為了實現智能的生產制造和制造智能的產品。為了實現智能的生產制造,汽車業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汽車企業要善于想象,把互聯網因素加入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里,如:產品研發、功能設計、采購、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生產等,用它們來實現汽車產品的節能環保、電動化和輕量化等新要求,建立綠色智能的產業鏈體系。
但在制造智能的產品時,師建華還強調,汽車業不能失去自我。汽車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提供一個實在的產品,可以將有效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元素和功能融入到汽車的生產設計、研發、制造和使用中來,但同時還要腳踏實地,致力于提供可靠的汽車產品。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向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內容。目前,全球工業的智能制造熱情空前高漲。
長期以來,我國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環節,產業附加值低。發展智能制造業已經成為實現我國制造業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的重要途徑。同時,將智能制造這一新興技術快速應用并推廣,通過規模化生產,盡快收回技術研究開發投入,從而持續推進新一輪的技術創新,推動智能制造技術的進步,實現制造業升級。
當前,我國制造業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加速重振制造業與發展中國家以更低生產成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雙向擠壓”。我國必須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技術研發,提高其產業化水平,以應對傳統低成本優勢削弱所帶來的挑戰。雖然我國智能制造技術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但其產業化水平依然較低,高端智能制造裝備及核心零部件仍然嚴重依賴進口,發展智能制造業也是加快我國智能制造技術產業化的客觀需要。此外,發展智能制造業可以應用更節能環保的先進裝備和智能優化技術,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產制造過程的節能減排問題。
作為體現國家綜合工業實力水平的汽車產業,是技術含量、智能化程度、產業集中度較高的代表,匯聚了互聯網、電子、玻璃、橡膠、化工、鋼鐵等很多行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布局。所以汽車產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汽車智能制造的首要任務是創新,汽車智能制造的成功需要激發創新活力。未來,車企應著力于打造智慧工廠、持續加速創新與數字化戰略布局,在車型開發、流程標準、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創新變革。在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等方面進行更多的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