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汽車行業孕育變革:有了“新”也不能忘了“舊”

時間:2017-06-0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受到物聯網(IoT)、自動化、智能交通和車聯網(IoV)等技術的影響,兼具自動駕駛和聯網功能的聯網自駕車(CAV)亦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趨勢之一。

仿佛一夜之間,新能源汽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紅遍大江南北。國內國外各大科技巨頭爭相布局,市場煥發出勃勃生機。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新的變革時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也顯示出了其強大的活力。

新能源汽車這么火,是不是就可以拋棄傳統汽車市場了呢?

傳統汽車制造商更受信任

受到物聯網(IoT)、自動化、智能交通和車聯網(IoV)等技術的影響,兼具自動駕駛和聯網功能的聯網自駕車(CAV)亦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趨勢之一。Inrix最新研調報告顯示,對于CAV的制造和相關數據的保護,傳統汽車制造商似乎比領導級的科技公司,更能獲駕駛人的信任與青睞。

據TrafficTechnologyToday網站報道,這項調查結果揭示了一件事,就是駕駛人對于這個價值數兆美元的新興產業市場,目前仍抱持著分歧且憂慮的看法。

受訪者主要來自于5個國家的5,054名消費者,其中英國便占了1,013位。為了更有效的了解消費者對于CAV的觀點,這些受訪者必須擁有車齡4年以下的汽車。

53%的受訪者相信,自駕車有望于10年內取得廣泛的接受度和普及度;18%的英國消費者認為自駕車可望在未來的5年內購得,但僅有17%的消費者可能愿意購買自駕車。

相較于汽車歷史中,人們對于車輛的傳統定義,連網車(Connectedcar)其實更偏向于類似今日智能型手機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然而,若是論及連網車內的相關車載數據應由何人來統合保管與維護,3分之1的英國駕駛人表示,目前仍無法信任任何企業。

若欲勉強作出選擇,27%的駕駛寧愿相信傳統汽車制造商,而僅有18%的駕駛則選擇了硅谷科技企業巨頭。

消費者對于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信任大過于科技巨頭的結論,無疑已釋出了一些重要的訊息。盡管英國駕駛人對于目前的科技企業抱持著更高的不信任感,但傳統車商依然須要更加努力向消費者展示其車聯網和自駕技術的優勢,以確保能穩定立足于這個高利潤的產業市場。

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大趨勢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蔡賓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變化必將決定和影響著中國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傳統產業投資基本飽和,現在新的技術新的產業、新的業態、新的模式不斷涌現,過去排浪式的消費方式,逐步被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取代,中國經濟正向著創新導向型經濟在轉型,未來中國汽車產業必將走差異化的發展之路。

蔡賓說:“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創新雖然是比較傳統的一個詞,但是仍是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主題詞。以創新為導向,就是要突破原有的發展路徑,探索創造新的緯度空間,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尋找和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他說:“用戶與技術的兩個深刻變化,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必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因此,未來汽車產業趨勢變化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在研發環節,新能源、互聯、智能等技術的跨界進入和融合,不僅讓汽車的評價標準發生新變化,也讓傳統汽車技術升級的方向和路徑發生根本性變化。第二個方面就是在制造環節,移動互聯、大數據的出現,讓智能制造成為可能,傳統的汽車面臨著變革壓力。第三個方面就是消費服務環節,隨著新生代消費者消費模式的變化,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服務體驗在汽車產業中的地位得到的顯著的提升。”

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2017(第八屆)全球汽車論壇于6月7日-6月8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論壇以“變革創新與轉型升級”為主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廉玉波出席論壇并發言。

廉玉波說,在政策方面,中國制造2025年與新能源汽車,包括形成從關鍵的零部件,到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的提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的接軌,以及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平臺的技術。

在市場方面,中國的市場還是在一個成長、發展,因為還有很多新兄弟準備進來,證明我們的市場還是有很多機會,我們的市場還在發展。通過調研中國有52%消費者,有這個意愿購買純電動汽車,或者混合動力的車型。十三五規劃也給我們提供了2020有200萬臺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在經濟層面,“一帶一路”促進了中國車企共謀全球的布局,比亞迪最近推出了一系列發展戰略,在海外已經推出了商用車、大巴車、電動車方面的布局,在歐洲、南美、美國都建立了自己的工廠,最近比亞迪開始的云軌,軌道交通,把一攬子的公交電動化、城市電動化解決方案,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推廣,帶到了全球。

作為汽車強國,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是我們一個方向,市場需求也有很好發展的機會,經濟也是向上向外的發展空間,從這種利好方面來講,我們發展的機遇還是很大。新能源現在也面臨一些挑戰,在政策方面國家的退補,退補也是一個雙向驅動,更加激勵要在產品的競爭力,整個全產業鏈怎么掌握核心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這是我們要在短期之內培養的。

所謂彎道超車,在汽車比賽的時候,彎道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去超越對手,對車子本身技術的含量,對塞車手要求是更高的,但不得不說,彎道超車對車子本身內在有更高的要求,而彎道只是一個機遇。如果我們不足夠重視,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樣會走傳統燃油車的老路。

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能忘“本”,要從傳統汽車生產制造當中吸取教訓,取其之長,補己之短,穩固根基,提升技術。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本文由中國傳動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于物聯之家、新浪汽車、網易汽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