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憂喜并存,企業該如何布局?

時間:2017-05-1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今年以來,隨著第三批目錄的陸續公布,新能源車產銷兩旺的局面逐漸復蘇,然而困擾行業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難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隨著新能源車的發展,對舊電池的回收也逐步提上日程,電池的回收關系到未來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是以避免環境污染問題出現的全局考慮的遠慮之舉,但如果解決不好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因此造成環境污染,就脫離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心。

今年以來,隨著第三批目錄的陸續公布,新能源車產銷兩旺的局面逐漸復蘇,然而困擾行業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難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2015年,報廢動力電池累計為2萬~4萬噸,對應的電池回收率僅為2%,以現在的回收產能根本無力負擔2020年預計的12萬~17萬噸的報廢電池。

如何看待動力電池回收新藍海

相關機構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超過20萬噸動力電池報廢,然而從廢舊動力鋰電池中回收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所創造的回收市場的規模也將超過100億元,形成新的利潤市場。對于廢舊動力電池這一崛起的新興市場,在回收、拆解、梯次利用等方面,行業企業及新能源車企、電池生產企業正在加緊布局。

今年1月底,由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將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列入重大試點示范工程,重點圍繞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集聚區域,選擇若干城市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示范點。據了解,這也是國家首次針對動力電池回收所進行的試點工作。

當前,動力鋰電池的回收流程主要是:動力電池生產商利用電動汽車生產商完善的銷售網絡,以逆向物流的方式回收廢舊電池。消費者將報廢的動力電池交回附近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網點,依據電池生產商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商的合作協議,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以協議價格轉運給電池生產企業,再由電池企業進行專業化的回收處理。

通常地,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可以分為兩個走向:首先是梯次利用,主要針對容量降低(至80%以下)且無法為電動車提供動力的電池。這種電池本身沒有報廢,仍可以在別的途徑繼續使用,例如用于電力儲能;其次是拆解回收,對那些電池容量損耗嚴重,無法繼續使用的廢舊電池,進行拆解后,回收有利用價值的再生資源。

在政策、利益、責任等多重動力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著手于布局動力電池的回收。除深圳格林美、贛鋒鋰業等成立專業動力電池回收公司外,包括BYD、沃特瑪、國軒高科、CATL、中航鋰電、比克等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均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展開了積極的市場布局。

作為國內新能源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建立了完備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通常,比亞迪會委托授權旗下的經銷商來回收廢舊動力電池。當有客戶要求更換或報廢車輛需要回收動力電池時,經銷商會將廢舊動力電池從車體中取出,集中運送到比亞迪寶龍工廠進行初步檢測。

如果廢舊電池可以繼續使用,寶龍工廠將對其進行進一步檢測,這些電池未來也將會繼續應用在家庭儲能或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如果電池不能再利用,比亞迪寶龍工廠會將這些電池運送到惠州材料工廠的相關部門,之后對其進行拆解回收再利用。不僅流程健全,而且回收的效率非常高。

沃特瑪則通過申報并承擔深圳市大容量儲能電站建設及示范應用項目,摸索出兩套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方案,即將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測試分選,存在梯次利用價值的電池用于儲能電站和移動補電車,無法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進行分解材料再生,避免對環境污染造成污染。

而在鋰電池回收過程中,沃特瑪通過企業獨創的“定向循環”模式和全球領先的“逆向產品定位設計”技術,以配方還原技術調節多元素成分配比,輔以對合成溶液進行熱力和動力PH值調控,實現從廢舊電池到電池材料的“定向循環”,從而將電池從制造、消費到回收整個流通環節進行有機的整合。

盡管市場前景不錯,但涉足電池回收業務的企業并不多,而涉足其間的企業也多出于責任的考慮,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少之又少??偠灾?,當前回收利用的退役電池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這主要受制于目前退役電池市場容量較少,而在電池的回收利用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太大。

“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工藝技術復雜,流程比較長,且在業內還沒有成熟的成套設備可提供。邦普在前端物理處理和后端化學的關鍵設備,均是由邦普自主研發和設計,在水體過程控制方面還與科學院開展技術合作共同開發,在設備上形成邦普自身鮮明的特色?!庇嗪\娞岬?,電池回收企業在前期設備和工藝上的投入,也會是非常大的。

與此同時,電池回收無論是物理技術、化學技術還是后端的合成技術端,都需要不斷的優化和升級。原來的傳統濕法冶煉和手工拆解技術,解決不了動力電池復雜的結構所帶來的環保問題和安全問題。此外還有電池的殘值率如何判斷,電池究竟是進入梯次利用還是進入拆解,還沒有便捷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電池回收的責任主體并不明確。雖然去年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首次明確了大致的責任主體??梢岳斫鉃椋赫l產出誰負責,誰污染誰治理。然而,這也意味著動力生產企業和汽車制造商,在動力電池回收的問題上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責任。

廢舊電池回收之“憂”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使得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迅猛,市場空間之大,藍海擴容之快,世所罕見。然而,中國的廢舊電池回收沒有明確的責任約束,回收體系也非常不完善。大量廢舊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引發環境威脅。同時,非正規回收企業因為不采取環保措施擁有成本優勢,這也使得正規回收企業面臨廢舊電池材料不足的尷尬局面。

一方面要先行探索統一電池的技術標準,為日后大規模的統一回收奠定基礎;一方面還要出臺政策法規,在明確電池回收利用責任主體及相關責任的同時,對回收企業給予適當補貼鼓勵,并對私人電池拆解活動加強監管,嚴控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

“除了政府重視外,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更需廣大群眾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彼拇ㄊ‰娏菊{度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建認為,政府應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提高群眾對電池兩面性的認知,增強群眾不隨地亂扔電池的自覺性。

總結

對于動力電池行業來說,雖然回收利用工程有諸多復雜性,短期內盈利比較困難。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電池即將退役,電池回收也將形成100億級的市場規模。提前布局動力電池回收,不僅是為了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也是為企業創造新的利潤增長極。不可否認,2017年動力電池回收將迎來快速的成長期。另外,在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建設、先進技術創新、模式探索、標準體系構建等方面也需要加快步伐趁早將問題解決,助力電池回收工作順利進行。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以上內容由傳動網整理,部分資料來自中國儲能網、中國工業電器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