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VR產業趨勢明顯 急需構建產業生態圈

時間:2017-04-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VR在軍事、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智慧城市、醫療教育等許多行業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應用成果

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VR在軍事、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智慧城市、醫療教育等許多行業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應用成果,成為行業發展的新信息技術支撐平臺、“VR+”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4月18-21日,在香港舉行的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上,在共有的2600多個攤位中,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類產品的展位占據了近一成的面積,絕大多數參展企業都是中國的虛擬現實研發及生產廠商。

在展會上,采購商和專業觀眾可以體驗VR背包、VR試衣間、VR空間等產品?!邦A計未來20年,VR/AR技術及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會以萬億美元計算,借力國內企業的蓬勃發展,我們的目標也是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VR/AR產品盛會?!杯h球資源電子組總裁黃譚偉說。

創業市場的氛圍更是熱烈。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概有將近3000個VR創業團隊,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和深圳,覆蓋了硬件、軟件、內容、平臺、媒體全產業鏈。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已有逾50家A股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自己已涉足VR產業鏈。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展會上80%的VR/AR類參展企業來自深圳。

層出不窮的硬件產品是“中國VR”團隊最顯著的特征。環球資源移動電子總經理高嘉顯說,由于虛擬現實產業需要綜合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高速通信、光電設備等多個領域的研發和制造成果,深圳和珠三角地區幾乎覆蓋了這些產業領域,自然成為全球重要的VR/AR設備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之一,

但與此同時,大部分消費者感覺VR還是個飄著的概念,與自己的生活相去甚遠。筆者體驗過的兩款頭顯效果差強人意,內容更是粗制濫造。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企業并沒有把精力放在改進產品質量上,而是走家電等行業曾經走過的老路,打價格戰。

完整的產業鏈條對中國虛擬現實產業在全球市場上率先摸索出一條市場道路具有積極意義。作為一種復合型產業,VR/AR產業的發展速度取決于產業生態圈的建立,這個行業需要不同角色的企業入場,一起推動產業的爆發。

隨著硬件裝備的不斷“推陳出新”,“中國VR”的產業缺陷也逐漸暴露。高嘉顯說,“中國VR”在軟件方面整體仍處于落后狀態,“技術攻關無疑十分重要,但內容和應用同樣重要,無論使用這些精致的虛擬設備體驗攀登珠峰,還是體驗和外星人對話,都需要良好的算法和場景細節支撐?!?/p>

不得不說,迄今為止,在個人消費者這端尚未出現殺手锏級應用。哪些場景是人們必須在VR環境下實現的、頭顯如何做得更小更輕更舒適、哪些內容適合VR化?

針對此現象,一些中國企業希望利用國際研發能力補足這一短板。另一些企業則希望通過立足中國市場開發應用產品,進而進軍全球市場。

當前來看,如何變現也成為困擾產業的主要問題。大部分體驗店購置了許多昂貴的設備,內容跟不上,盈利能力有限,隨后更是出現了倒閉潮。

但無論怎樣,VR確實是一項可能的顛覆性技術。它將成為新的計算平臺、互聯網的入口與交互環境。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則預測,包括VR、AR(增強現實技術)在內的數字感知技術,將在未來5—10年迎來集中爆發期。如果說此前的狂歡快速完成了VR的科普,讓普通消費者接觸到這一概念和產品,那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讓消費者用上、用好VR。因此,這是個有著無限商機的領域。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