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虛擬現實技術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應用與面臨的問題

時間:2016-12-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虛擬現實技術與產業的共同發展,制造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案例不斷涌現,應用模式和應用路徑也在進一步成熟。

要推進制造強國戰略、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離不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給制造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工具、新方法,也為兩化深度融合帶來了新抓手、新動力。

虛擬現實技術在制造業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與產業的共同發展,制造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案例不斷涌現,應用模式和應用路徑也在進一步成熟。比如,在研發環節,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展現產品的立體面貌,使研發人員能夠全方位構思產品的外形、結構、模具及零部件使用方案。特別是在飛機、汽車等大型裝備產品的研制過程中,運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大幅提升對空氣動力學的把握和產品性能的精準度。

波音公司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777型和787型飛機的設計上,通過虛擬現實的投射和動作捕捉技術,完成了對飛機外形、結構、性能的設計,所得到的方案與實際飛機的偏差小于千分之一英寸。據統計,采用虛擬現實技術設計的波音777飛機,設計錯誤修改量減少了90%、研發周期縮短了50%、成本降低了60%。

在裝配環節,虛擬現實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精密加工和大型裝備產品制造領域,通過高精度設備、精密測量、精密伺服系統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協同,能夠實現細致均勻的工件材質、恒溫恒濕潔凈防震的加工環境,以及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極低的加工系統間的精準配合,從而提高裝備效率和質量。

一拖集團應用本土企業曼恒數字研發的“數字化虛擬現實顯示系統”,打造出虛擬裝配車間,可實現360度內部全景漫游,既能多角度觀察每個裝配工位,又能精準跟蹤裝配工件的生產工藝流程,為我國大型農業裝備制造行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大力量。

在檢修環節,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復雜系統的檢修工作中,能夠實現從出廠前到銷售后的全流程檢測,并突破空間限制、縮短時間需要,提高服務效率、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將制造業服務化推向新的階段。

例如,美國福特公司聯合克萊斯勒公司與IBM合作開發了應用于汽車制造的虛擬現實環境,在汽車出廠前就可檢驗其存在的設計缺陷,并輔助修正,大大縮短了新車研發周期。未來,通過遠程數據傳輸,虛擬現實技術將幫助實現實時、遠程、預判性的監測維修服務。

此外,在復雜的、高精度的制造環境中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培訓,能夠立體展現制造場景,幫助學員通過全方位的感知體驗,獲取高仿真、可重復、低風險的制造工藝學習體驗。與航空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設計模擬駕駛室訓練宇航員的方式相似,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虛擬培訓基地,有利于制造業從業人員提前熟悉制造場景、提升應用技能。

當前,已有許多國內外企業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開展培訓工作。例如,英國皇家裝甲公司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對14.5噸的新型車輛進行車輛訓練模擬,實現了對專用車型駕駛員的操作培訓。

虛擬現實技術在我國制造業中的應用

我國在虛擬現實領域已經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從應用基礎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一汽公司合作開發的板料成形軟件,基本能夠模擬車門等復雜覆蓋件的沖壓成型過程;沈陽鑄造研究所開發的電渣熔鑄工藝模擬軟件已經應用在水輪機組葉片曲面造型中;合肥工業大學開發研制的雙刀架數控車加工模擬已應用于馬鞍山鋼鐵車輪輪箍廠。

從應用實踐看,航天、航空、汽車等高端制造領域初步應用了虛擬現實技術。中國商飛研發出虛擬現實仿真系統,用于新型民機的預先研究評估和關鍵技術攻關;一汽、二汽、上汽等汽車公司運用UG、CATIA、PRO-E等三維軟件進行產品設計已積累多年的經驗,具備了應用虛擬現實所需的數據基礎。

虛擬現實技術與制造業融合面臨的問題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還處于發展與應用的孕育期,我國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經驗尚不充足,二者融合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應用場景和應用路徑尚不清晰。國內企業對虛擬現實技術的特征、應用方法等缺乏基本了解與整體把握,對制造業各環節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點尚不清晰,加之應用場景設計缺失,產業標準不統一,難以對工業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合應用形成明確的產業化引導,從而制約了應用范圍的拓展。

二是我國制造業自身發展層級不高,致使新技術應用的效率成本難以平衡。目前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企業主要集中于航空、汽車、儀器儀表等高端制造行業,以及原型設計、精密加工等高端制造環節。我國的低端加工制造占比較大,進入高端制造的行業和企業不多,涉及制造前端原型樣機設計、流程仿真的屈指可數,導致企業的應用能力不足、應用意愿不強。

三是虛擬現實行業應用的供應鏈短板依然明顯。除了在虛擬現實相關主控芯片、光學器件、高端傳感器等方面存在共性短板外,國內面向工業制造的增強現實模塊化產品設計、操作維修、仿真訓練等虛擬現實內容和應用供應嚴重匱乏,缺乏應用開發工具和開發平臺,系統集成能力不強。供應鏈的短板加大了行業融合應用的成本,延緩了推廣進程。

推進虛擬現實技術在制造領域的融合應用,需引導制造企業從現有基礎和實際出發,分步、有序地進行。

第一,推動虛擬現實技術在設計研發、檢測維護、操作培訓、營銷展示等環節的應用,提升輔助設計能力和制造服務化水平。

第二,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協同制造、遠程協作等方面,建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實現生產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物料傳送等生產現場數據的可視化管理,提高制造執行、過程控制的精確化程度。

第三,推進虛擬現實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和企業管理各方面的應用,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物流等環節的集成優化。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