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廣州成以色列機器人落地熱土 產品市場和產業基礎征服以色列

時間:2016-12-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以色列9家醫療與康復機器人企業進行項目路演,展示包括脊柱手術和率先尖端制導系統及配套產品、3D射頻成像傳感器等新技術,廣州市博視醫療保健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醫學院、廣州正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復星集團等40多家企業紛紛前來“相馬”。

13日,在第二屆中以機器人創新大會上,廣州開發區與以色列機器人協會、廣州中以機器人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為廣州引入更多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以色列機器人技術和項目。

牽手全球有名的“最強大腦”,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廣州如何碰撞出新火花?技術對接產能廣州成以色列機器人落地熱土

“你好,你好……”當人們走近時,新松機器人公司生產的服務機器人主動搖手示好、發出交流信號。中以機器人創新大會場外,各款新式的機器人亮出智能語音、人臉識別等新科技,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新松和以色列合作密切,其中工業機器人的電機、編碼器就是來源自以色列,我們的員工也派駐以色列,與當地科研人員一同研發新技術。”新松機器人公司副總裁張進向記者透露核心技術的來源。新松機器人是國內的龍頭企業,在全國各地都有產業布局,其中在上海和廣州建立了研發機構。新松華南總部已經簽約落戶廣州開發區,華南總部將側重在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突破。

“以色列擅長技術研發,中國積累了豐厚的產業基礎和市場渠道,兩者結合正好實現優勢互補。”以色列機器人協會主席席勒教授說。

此次來穗,席勒帶來了以色列的9家醫療與康復機器人企業進行項目路演,展示包括脊柱手術和率先尖端制導系統及配套產品、3D射頻成像傳感器、自動配置放射性藥劑設備等機器人新技術。吸引了廣州市博視醫療保健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醫學院、廣州正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復星集團、中晉智能以及廣州基金、前海中創控股、廣東文投國富基金等40多家醫療機構、相關企業與投資機構參與對接。

為加快推進中以合作,廣州開發區率先搭建了產業園示范平臺——廣州國際機器人中心。該中心是中以機器人合作的重要載體,也是廣州開發區發展服務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平臺。目前,已經有十多家企業進駐尋求與以色列技術產生“碰撞”。

就在一個月前,廣州生物島舉行了第二屆“中以生物科技之橋”項目對接會。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5個生物技術項目、20余家投資機構、30多位生物產業專家參與項目路演。

從初創團隊到成熟企業,以色列和廣州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在全球近30家純機器人企業里,有7家來自于以色列,他們的技術都代表著機器人細分領域的最前沿,我們希望把技術對接產能,在廣州‘落地開花’。”席勒教授說。

為什么是以色列?與成熟技術碰撞追尋全球頂尖智慧

科大訊飛在廣州開發區收購了一家企業,也和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將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創新創業,甚至此次大會提到的智慧醫療等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科大訊飛副總裁杜蘭告訴記者,合作目的是要把科大訊飛的語音、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科大訊飛要向全球尋找先進“智慧”。

今年9月,科大訊飛隨廣州高新技術代表團去以色列參加了中以創新投資活動。這是杜蘭第一次到以色列,目標是尋找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合作伙伴。在這個總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規模800萬左右的“彈丸之國”,活躍著5000余家高科技企業。科技創新對以色列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90%以上,特別是在網絡信息安全、精準農業、生物醫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以色列的創業公司與硅谷的技術水平不相伯仲。

“科大訊飛一直在尋求頂尖的‘智慧’連接,在美國硅谷有實驗室,也與加拿大高校進行合作。”杜蘭介紹,從9月到12月,從參與中以創新投資活動到參加中以機器人創新大會,她希望與成熟的技術進行碰撞,能發現更多的合作機遇。“到2020年,汲取全球‘智慧’的科大訊飛生產的智能機器人能參與高考,并且達到大學一本的水平。”杜蘭向記者比喻。

近兩年,廣州的產業界和投資圈流行“到以色列看項目”。從技術公司到風投基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以色列。

新松有著更大的野心:華南總部是要以華南為支點,在廣州形成研發、工程、市場和售后等一系列機器人產業鏈,連接珠三角乃至華南的產業和市場,輻射東南亞。“進駐廣州國際機器人中心,未來合作必然進一步加深,新松不排除會借助廣州的平臺優勢到以色列并購科技企業或者在以色列建立研究院。”張進說。

在張進看來,廣州開發區有望成為中國的“智能谷”,目前,新松和開發區機器人企業瑞松機器人、廣州數控等互動頻繁,一同引進以色列、美國、德國的先進技術,實現更大范圍的協同創新。目前,新松已經收購了一家在德國有著百年歷史的工業教育培訓機構,為國內培育“管機器的人”。

為什么選擇廣州?產品市場和產業基礎征服以色列

在此次大會上,席勒教授帶來了一份“驚喜”——猶太人光明節的特色禮物九枝燈臺。“在過去能燃1天的蠟燭實際上卻燒了8天,象征著你剛開始投資很少,以后會獲得很高的回報。”

在國際科創樞紐“主引擎”上投資,未來的想象空間巨大。當前,圍繞著廣州市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目標,廣州開發區擔當的“主引擎”角色越來越“入戲”。

在廣州開發區的智能裝備企業一線,德國、以色列、日本專家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他們與區內企業一起,正忙碌地調試著最新的生產線。這一條條柔性化智能生產線,將被送往增城、花都以及佛山、東莞的制造工廠。

數據顯示,2016年前9個月,廣州開發區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實現產值77億元,同比增長9%,成為引領全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如果一個地區能夠有效將外部要素和內部要素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區域集聚和產業集聚盡快在本地區的形成,它就具有了現實的區域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廣州開發區若能把以色列的創新資源與本土的產業基礎相結合,并輻射向周邊的城市,例如“鄰居”增城的汽車產業、東莞的裝備制造業、珠海的生物醫藥產業等,將會更好地體現區域優勢及樞紐“主引擎”的擔當。

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創新局主席AviHasson強調,“以色列不缺少資金,缺少的是更多的智慧資本。”在他看來,所謂智慧資本,是指不僅能帶來資金,還能幫助獲取更大的產品市場、促進公司從戰略層面更好發展的資本。而廣州正契合他們對智慧資本的想象。

“中以合作平臺選址耗時一年多,考察了很多個城市,最后才選擇了廣州。”廣州以琳生物產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艾夫內·盧西坦言,一方面廣州是中國南方主要的城市,開發區又是廣州國際創新資源豐富的區域;另一方面,廣州臨近深圳、珠海,它們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更多以色列的先進項目可以通過廣州向珠三角轉化。

“通過與以色列合作,實際上是要打造集群的技術極,這個‘極’是極點的意思,極點有比較強大的磁場和吸附力。”國家發改委外經辦中以高技術合作機制負責人彭健博士認為,廣東傳統制造業發達,但面臨同質化的困境,通過中以機器人研究院這樣的平臺,可以為集群帶來持續不斷的創新,讓集群更具競爭力,這對于整個廣東省的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產業集群的升級和在全球價值鏈的攀升都有重要作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