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IEEEROBIO2016(機器人與仿生學國際會議)·國際智能制造高端論壇在青島舉行。目前在西方國家,機械寵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機器人可以擔任環境監測的任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將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老齡化社會的家庭服務和醫療等社會問題,并能開辟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目前仿生機器人面臨的問題仍然是技術的難關,因此需要自動化機械人才和生物技術人才的結合。
會聊天的機器人售價近六千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最神秘‘海洋’領域的機器人和仿生學技術”,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學者500余人進行交流探討,會議收到了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459份投稿,覆蓋了機器人與仿生學的各個領域。同時,為了使最前沿的新研究新技術與實際應用更充分的融合碰撞,本次會議進行了組織創新,引入“國際智能制造高端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會長Tadokoro、立命館大學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馬書根等參會。此外,還有安川電機等典型工業自動化應用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探討產業發展路徑,為產學研各界在機器人領域的交流提供了絕佳的契機和平臺。
何為仿生機器人?與會專家認為,主要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在論壇現場,記者看到有仿生機器人的展示,“這是仿生機器魚,有九種燈光,交替閃爍,平時靠尾巴電機的擺動實現前進,游來游去,而眼睛內有紅外感應器來識別、監測障礙物來躲避險情。”太敬機器人公司的盧野進行了演示,手中的遙控器一按,機器魚的尾巴就開始擺動,機器魚的表面采用的高端樹脂可以很好的進行防水,充一次電可以游十幾個小時,目前主要用于觀賞、科研、軍事等,而且還可以用來檢測水質,一臺機器魚的價格為9.8萬元。
除了仿動物還有仿人的,在里奧機器人展區,一臺會聊天的機器人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工程師王仰令介紹,這是一臺陪伴機器人,售價5980元,以前的機器人在地面不平衡的情況下跳舞摔倒爬不起來,而這款機器人的平衡性很強,而且頭部會動,聊天能力更強,不管怎么對話,都能很快給予答復。這就是仿人的耳朵、嘴巴和思維,采用了人臉識別和語音識別技術。
建智能制造專家智庫
IEEEROBIO2016(機器人與仿生學國際會議)·國際智能制造高端論壇吸引了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們在青島濟濟一堂,暢談機器人產業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對機器人產業發展進行深入探索,將促進高新區以及青島市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幫助地方形成包容開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中國北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會上舉行了“青島高新智能制造專家智庫”(簡稱“高智匯”)的簽約及啟動儀式,“高智匯”由青島高新區管委委托“千人計劃”專家馬書根及其研究院團隊對其進行運營管理。青島高新區擬定用3年時間,圍繞智能制造、機器人技術等相關領域,面向海內外引進30位左右功底深厚、視野開闊的在業內具有權威和影響力的高端專家,納入青島智能制造專家智庫,在咨政建言、對策研究、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智庫高端人才隊伍,推動青島市乃至山東省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是世界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重要的國際標準制定機構,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是國際上最為重要的機器人與自動化學術組織之一,在國際機器人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
作為全市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圍繞青島市委、市政府對北部城區“做高、做新”的要求,青島高新區自2013年以來把機器人與高端裝備制造業確定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建立了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重點吸引國內外優秀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以及配套企業入駐。既引進了德國庫卡等國際龍頭企業,又引進了以沈陽新松為代表的優秀國內企業,還有科捷機器人等一批本土企業正在發展壯大。在工業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青島也高度重視特種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以中船重工集團的海山海洋公司的水下機器人發展勢頭喜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青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獲得了各級、各領域的高度認可,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內首家“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授予“最具影響力機器人產業園”稱號。
■鏈接這些仿生機器人,你聽過嗎
●機器壁虎
珠海新概念航空航天器有限公司李曉陽博士和他領導的研究組,2008年11月15日研制成功仿生機器人壁虎“神行者”。仿生機器人壁虎“神行者”作為一種體積小、行動靈活的新型智能機器人,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廣泛應用于搜索、救援、反恐,以及科學實驗和科學考察。
●機器水母
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研制一種“機器水母”,可用于監測水面艦船和潛艇,探測化學溢出物,以及監控回游魚類的動向。這些機器水母是由生物感應記憶合金制成的細線連接,當這些金屬細線被加熱時,就會像肌肉組織一樣收縮。
●機器蟑螂
蟑螂也能給科學家提供設計靈感,科學家們發現,蟑螂在高速運動時,每次只有三條腿著地,一邊兩條,一邊一條,循環反復,根據這個原理,仿生學家制造出機械蟑螂,它不僅每秒能夠前進三米,而且平衡性非常好,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不遠的將來,太空探索或排除地雷,就是它的用武之地。
●機器梭子魚
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梭子魚,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夠自由游動的機器魚。它大部分是由玻璃纖維制成的,上覆一層鋼絲網,最外面是一層合成彈力纖維。尾部由彈簧狀的錐形玻璃纖維線圈制成,從而使這條機器梭子魚既堅固又靈活。一臺伺服電動機為這條機器魚提供動力。
●機器蜘蛛
這是太空工程師從蜘蛛攀墻特技中得到靈感而創造出的。它安裝有一組天線模仿昆蟲觸角,當它邁動細長的腿時,這些觸角可探測地形和障礙。機器蜘蛛原形很小,直立高度僅18厘米,比人的手掌大不了多少。“蜘蛛俠”們不僅能攀爬太空越野車無法到達的火星陡坡地形,而且成本也經濟許多,這樣,一大批太空“蜘蛛俠”就會遍布在火星大地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