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集成電路亟需自主創新,打造國際化企業

時間:2016-12-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集成電路是最大的進口產品,高達2300億,每一年跟石油、糧食相比,在油價漲得很高的時候,石油的進口金額超過芯片,但是芯片一直是穩步成長的狀態,現在是最大宗的進口產品。

中國集成電路是最大的進口產品,高達2300億,每一年跟石油、糧食相比,在油價漲得很高的時候,石油的進口金額超過芯片,但是芯片一直是穩步成長的狀態,現在是最大宗的進口產品。

“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長期以來得到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注和支持,特別是在今年全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這是公開發行的,大家需要了解的話可以找到相應的材料。習總書記特別指出,核心技術的缺失是制約我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短板,這個是我們的命門,也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牛鼻子,必須要抓住?!?/p>

“從2000年中國政府發布了18號文件以后,不斷地出臺一系列措施,表明了中國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現在中國的經濟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一部分,這個經濟體的安全包括經濟方面的安全、軍事方面的安全,都對全世界有重要的作用。不只是對我們自己,集成電路產業是一個沒有國界的產業,所以,首先把自己的產業做到安全、自主、可控是第一步,推動全世界共同發展是第二步?!?/p>

以上分別是工信部電子司副司長彭紅兵以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執行副理事長、秘書長徐小田前不久在“2016年DITis東莞市IT峰會暨集成電路高峰論壇”上的講話,足以證明中國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程度!事實上,這點從近些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也得到了快速提升。而在消費類電子市場,集成電路最大的促動力則在于智能手機市場!

據了解,2015年東莞手機生產出貨量達到了2.74億部,而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2.42億部,占據全國的44.9%,占據全球總量的18.7%,這意味著差不多全球每5部手機就有一部來自東莞制造,而總產值更是超過了2100億元!

據東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東莞市規模以上手機整機生產企業就已經達到了12家,其中業務營收超過50家的有6家,包括華為(東莞)、OPPO、vivo、宇龍通信、華貝電子、金銘電子等手機整機生產廠商!到了2016年,僅前三個季度(1-9月),東莞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2.49億部,與去年全年相比就實現了近3%的增長;如果再算上白牌市場的話,恐怕該數據還將大幅上揚!在智能手機的驅動下,集成電路近些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那么,為什么中國如此重視集成電路產業呢?對此問題,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解釋道:“中國為什么要發展集成電路制造業?現在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制造業都在中國,我列了一些典型的產品,大陸制造的東西,彩電50%以上,其他的從智能手機到平板電腦,這些70%以上都是在中國制造。中國制造面臨全世界銷售,在中國本土能夠銷售掉的產品在全球市場里面也占到20%左右,隨著內需的拉動,正在走向30%。我們本身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大的資源消耗地點。在全球半導體市場里面,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0%。”

中國集成電路是最大的進口產品,高達2300億,每一年跟石油、糧食相比,在油價漲得很高的時候,石油的進口金額超過芯片,但是芯片一直是穩步成長的狀態,現在是最大宗的進口產品。盡管如此,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到現在為止,哪怕2015年銷售額達到了3600億,但這一數據與全球相比依然非常小。

眾所周知,中國在發展集成電路的過程面臨著重重阻礙,例如海外禁止對中國出口某些產品,同時,這兩年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并購過程中,中國也積極參與,但是卻多次遭遇美國駁回,據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全球半導體并購案金額達到1400多億美元,而中國在其中只占有170多億美元,所占份額不到12%。顯然,對于中國集成電路而言,自主創新是必然之路!

基于以上情況,在葉甜春所長看來,無論是自身發展還是到全球格局,中國的IC產業都需要重新再定位。他表示:“首先我們是從無到有的產業布局,從研發到產業投資都在做,這時候我們的布局已經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我們需要下一階段升級版的戰略,要有目的的做這個事情。隨后快速走向第二階段,即能夠提供解決方案,針對未來客戶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然后是建立產業生態?!焙喍灾?,即從替代者成為創新者再成為合作者!

最后,葉甜春所長總結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集成電路應該說已經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技術體系,產業鏈培育和布局基本完成,下一階段應該瞄準行業應用進行業務整合,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第二,在這個基礎上一定要注意自主創新不是自己創新,所謂的自主創新,創新才能自主,要國際合作,尋找一個共贏的模式。中國本土的產業發展肯定是走開放合作的道路,自己包打天下是做不到的。找準自己的特點,找準新的領域開放合作。

第三,對中國的本土企業而言,國際化是一個長遠的方向,不能說通過海外并購把本來一個國際企業變成一個中國本土的企業,而是說通過這個過程把中國本土企業變成一個跨國公司,變成一個國際化的企業。無論是商業模式、市場運營方式、運營能力都應該是國際化的,這必然的過程。與此同時,企業應該從低價競爭者慢慢提升為技術方案提供者,進而成為全球的戰略合作伙伴,能夠讓中國的產業生態真正成為全球的商業生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