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明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趨勢預測,三層金字塔供應鏈格局漸成

時間:2016-11-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規劃,2020年將初步形成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創新體系,并且啟動智慧城市相關建設。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0%左右;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市場份額將達到約15%。

2030年基本建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慧交通體系,高度自動駕駛及完全自動駕駛新車裝備率達80%。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規劃,2020年將初步形成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創新體系,并且啟動智慧城市相關建設。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0%左右;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市場份額將達到約15%;到2030年,基本建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慧交通體系,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新車裝備率達80%,其中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市場份額接近10%。

智能網聯汽車階段目標

智能駕駛按照汽車控制權及安全責任分配可分為不同級別。不同組織的分級標準各有不同:美國高速研究所(BASt)、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國際自動機械工程師學會(SAE)的標準大體相同,具體級別稍有差別。其中SAE分級最詳細,將無人駕駛技術分為0到5級,分別對應完全手動駕駛、輔助駕駛、部分模塊自動化、特定條件下自動化、高度自動化以及全自動化的無人駕駛。而NHTSA將高度自動化和全自動化的無人駕駛都歸類為4級。0-2級仍以手動駕駛為主,需要駕駛員觀測周邊駕駛環境;3級及以后則為智能駕駛系統觀測周邊環境。

SAE、NHTSA的智能駕駛分級定義

汽車行業當前處于1-2級,預計2020-2025年可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目前1級和2級輔助駕駛已經成熟量產,包括1級警告提示類功能車道偏離預警LDW、前撞預警FCW、盲點檢測BSD、交通標志識別TSR等,以及2級干預輔助類功能自適應巡航ACC、車道保持輔助LKA、緊急自動剎車AEB、智能遠光燈IHC、自動泊車AP等。3級綜合功能自動駕駛已有充分技術儲備,如豐田的公路自動駕駛輔助AHAC,特斯拉的自動巡航Autopilot,以及通用的SuperCruise,預計2018-2020年實現量產。高度自動駕駛已經進入試驗車階段,預計2020年可達量產水平。最終完全自動駕駛預計將于2025年實現。

智能駕駛分級實現

智能駕駛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差異化競爭、外部科技公司進入同時推動。我國智能駕駛發展較快,主要受益于1)整車競爭加劇,增加智能配置實現差異化競爭。2010年之后,中國汽車銷量進入平穩增長期,年復合增長5-8%,整車行業競爭加劇。智能駕駛技術的360環視、車道偏離、自動剎車、自適應巡航、內嵌行車記錄儀等能夠大幅提升駕駛體驗和樂趣,并且提升汽車科技感,成為整車廠實現差異化競爭的主要方式;2)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外部科技公司搶灘智能駕駛,通過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互聯網技術應用于汽車工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不斷刷新消費者對汽車的期待。特斯拉自動駕駛版本已于2015年底裝配量產車,中資科技公司如蔚來汽車、和諧富騰、樂視汽車等預計將在2017-2018年投放量產產品。

典型車型擁有的智能駕駛配置

外延并購是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途徑,尤其海外并購。目前中國大部分零部件企業的經驗和優勢集中在傳統汽車零部件方面。智能駕駛作為最近幾年高速發展的新興領域,外延并購成為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途徑。尤其憑借過去十五年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原始積累,以及國內資本市場的支持,預計海外并購將持續增加。

智能駕駛仍處于主題投資階段,尚未到業績爆發期。當前智能駕駛技術仍處于Level1-2的輔助階段,半自動、全自動的智能駕駛技術尚處于研發階段,國內外廠商短期內均無法推出成熟的自動駕駛產品。我們認為,目前智能駕駛好比2012年前后的新能源汽車,前景廣闊,政策支持,但受制于技術進步,未進入業績爆發期,仍處于主題投資階段。

智能駕駛分為三層金字塔供應鏈格局。1)頂端的OEM和科技型造車企業,傳統車企仍然掌握汽車生產資質和整車控制集成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型公司則憑借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方面的優勢搶占一部分市場份額;2)ADAS供應商利用掌握的感知識別算法等為車企和科技型公司提供ADAS系統解決方案;3)底層零部件供應商,如雷達、攝像頭、芯片、電子剎車等。從塔頂至塔底,行業資金/技術門檻逐漸降低,對投資的資金規模要求也在下降。

未來智能駕駛的三層金字塔供應鏈格局

系統集成由海外巨頭壟斷,本土企業在細分部件領域存在機會。智能駕駛包括系統集成、相關部件以及數據采集等服務。系統集成需要巨額的研發投入,技術積累;而某個細分部件的研發難度和資本投入相對較小。目前ADAS系統集成商由全球五大零部件龍頭壟斷。考慮技術積累、資本實力、競爭格局等因素,我國本土汽車企業機會更多在底層零部件,通過專注某個部件實現技術突破,并且最終實現進口替代,成為細分市場龍頭。

智能駕駛的數據涉及國家、社會安全,本土企業是唯一選擇。智能駕駛車輛安裝有大量的GPS、傳感器等,智能駕駛服務提供商能夠實時掌握出行人員大量隱私數據,包括位置信息、車內消費、影音娛樂等。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處理,相關企業可以破解消費者個人身份、行為習慣,然后進行商業盈利,但也同時存在數據泄露從而對出行人員產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隱患。此外,智能駕駛汽車本質是由計算機系統控制車身駕駛,存在系統被黑客破解,導致失控的威脅。我們認為,智能駕駛中的數據涉及國家和社會安全,政府更愿意相關數據掌握在本土企業手中,本土車聯網、地圖企業存在競爭優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