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VR仍是投資界的“寵兒” 寒冬只是一陣

時間:2016-11-1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最近有關VR產業的寒冬論此起彼伏,因VR行業巨頭暴風魔鏡的沒落,導致VR圈內風波不斷以及資本市場逐步寒冬來襲。

最近有關VR產業的寒冬論此起彼伏,因VR行業巨頭暴風魔鏡的沒落,導致VR圈內風波不斷以及資本市場逐步寒冬來襲。在今年年初,暴風魔鏡宣布獲得2.4億元融資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10個月的時間之后,暴風魔鏡竟然大幅裁員,引發了市場對整個VR產業的質疑。

其實不然,暴風魔鏡這口鍋,VR行業不背。暴風魔鏡的處境不能代表整個VR行業,暴風魔鏡代表的是那些為了資本市場而投機取巧的公司,為了趕上VR這股風而一味的營造概念的公司,不是VR行業。

從科技行業的發展史來看,偏好種子論的投資人歷來都會率先下注有前景的創業公司和新興技術。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runchbase的最新發布的早期投資報告,現在值得關注的領域包括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

Crunchbase內容主管基尼·蒂雷(GeneTeare)表示,在VR/AR領域,創業公司獲得了更多的早期投資,并且逐漸成為了蘋果和谷歌等財大氣粗企業的收購目標。同時,CrunchbaseCEO加格·麥康內爾(JagerMcConnell)說,“當某個領域的各個階段的興趣都增加時(虛擬現實過去一年就是這種情況)那就很容易看到種子投資者通過增加活動來利用市場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因此,即使就目前情況看來,VR產業投資預冷,但VR/AR并不畏懼“資本寒冬”

此外VR/AR還是智能科技值得關注的領域。

目前來說,備受投資者關注的科技領域有: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汽車行業(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

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共有40家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公司今年獲得了種子輪或天使輪投資,總額為4500萬美元。去年有39家公司獲得投資,總額為2600萬美元。

PitchBook分析師布萊克表示,由于擔心經濟增長和各方面的因素,目前投資者下注時越來越謹慎。“他們都在尋找擁有更明確業績、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可持續估值的公司。”他說,“經過了過去幾年的高速投入后,自然會有所放緩。”

V總結:在整個投資界環境都萎縮的現狀下,我們可以看到,VR/AR等智能科技領域仍然是投資界的“寵兒”.究其原因,投資人看到了這些領域的廣闊前景,并且這其中很多公司融資后的估值都是很高的,例如最近軍心不定的MagicLeap目前估值45億美元。

從華為與暴風魔鏡合作談起VR就需要寒冬一陣

4月15日,華為P9系列手機發布會。除了這款新手機,華為還推出了旗下首款VR頭顯“HUAWEIVR”,宣布正式進軍虛擬現實領域。次日,也就是4月16日,暴風魔鏡CEO黃曉杰在2016中國VR/AR產業峰會上發表演講時坦承,華為VR是暴風魔鏡與華為在VR內容和軟件方面深度合作的產品,暴風魔鏡為華為VR提供手機APP和海量內容,此外,頭顯的360度視覺聲場同步技術來自暴風魔鏡。

除了華為,最近最出風頭的當數阿里巴巴。在雙十一推出Buy+,可謂風光無限。用戶打開淘寶界面,就可以在虛擬的國美商場購物。當然,Buy+最大的作用是啟蒙用戶了解VR,但就技術而言,并沒有展現VR該有的交互和故事性,視頻中的可操作演示商品基本上就是初級CG。

Buy+項目技術負責人袁岳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雙十一活動只是一次試水,要在消費者端真正普及VR購物,VR內容生產是關鍵,首先要解決如何低效將數以億計的商品3D建模;其次是網絡寬帶、顯示設備分辨率以及電池等因素都需要改善,這需要大環境共同來推進。

華為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代表了中國科技巨頭對VR行業發展的一種態度,總體來說比較謹慎,并沒有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技術上也沒有特別深的累積。但是可以看出VR寒冬論并不靠譜,它仍是投資界的“寵兒”。

加強技術研發VR春天到來將不會太遠

VR從開始的火爆發展到現在仍然沒有像最后預想的那樣快速普及與應用,主要原因還是技術高度不到,而且國內在VR領域并沒有像國外大廠一樣專心做技術研發,只是形式上的簡單布局,與國外還是有很大差距。

未來VR的出路必定是朝著更高端的技術上走,“寒冬”的來臨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可以讓讓越來的越多的VR從業者清醒一下,反思一下事實,然后靜下心來做技術研發,解決產品中出現的種種痛點,也讓資本謹慎起來,把資本真正投給認真做技術的企業。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