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打印的快速發(fā)展,3D打印技術已成為提高飛行器設計和制造能力的一項關鍵技術,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更廣泛深入。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一隊研究者借助3D打印技術造出了迄今為止最小的自主可控飛行器Piccolissimo(意大利語,意思是最小的)。
正如你在上圖中看到的,這種超迷你飛行器比一枚硬幣大不了多少。據(jù)OFweek3D打印網(wǎng)了解,它們一共有2個型號,其中較小的重量僅為2.5克,較大的也只有4.5克,但增加了一些關鍵組件,所以可以遙控。
為實現(xiàn)飛行,這種機器人全身上下僅有螺旋槳和機身可以活動。其中,機身是完全3D打印的,每秒大概可以旋轉(zhuǎn)40次,螺旋槳每秒則大概可以旋轉(zhuǎn)800次。另外,由于螺旋槳位于機身的中心,用來固定它的部分每秒鐘也可以旋轉(zhuǎn)40次。
體積如此小,對精度的要求自然就高,所以在制做機身時,開發(fā)團隊選擇了ProJet6000型光固化(SLA)3D打印機。不過同時,他們也向一些可靠的3D打印服務商下了訂單,比如Shapeways。
由于體積小,可遙控,造價低廉,配備的又是便攜式電源(一塊鋰電池),這種迷你飛行器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尤其適合用于救災,進入那些搜救人員甚至普通無人機都無法進入的狹小空間。但在OFweek3D打印網(wǎng)看來,也正是由于體型的限制,這種無人機無法攜帶大容量電池,所以其續(xù)航肯定會是個大問題。不過或許這方面的不足可以通過龐大的數(shù)量來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