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格力電器完成130億元人民幣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金馬股份購買眾泰汽車100%股權,同時向包括鐵牛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此項交易金額為116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今已然成為各大產業中最受追捧的香餑餑。由于資本的高度逐利性,因此資本市場一舉一動最能反映產業的發展前景。而政府采購的支持、個人消費新能源車的增長、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確定等均是支撐上市公司看好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的重要原因。
角逐新能源汽車產業
在節能環保、產業創新轉型等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引領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兩年有了長足發展。為了搶食這個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的“大蛋糕”,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摩拳擦掌,紛紛通過定增、收購等多種方式將優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納入旗下。據某證券公司分析師表示:“一方面資本需要尋找更多、更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目前正處在迅猛發展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因此兩方面的需求決定了上市公司通過定增、收購等多種方式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
最為搶眼的莫過于格力電器130億元人民幣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成立于1991年的格力電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業界認為此次收購珠海銀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跨行業并購。在今年3月,格力電器發布公告,計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收購了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據了解,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自2009年起進行產業化投資,目標是打造以鋰電池、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整車、智能電網調峰調頻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技術為一體的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截止2015年底,珠海銀隆在廣東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莊建有三個生產基地,具備年產能為:純電動客車3.3萬輛,純電動SUV乘用車10萬輛,電池6.2億安時,鈦酸鋰電池原材料5,000噸,儲能800MW的生產能力。不過對于此次收購,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以130億收購新能源汽車企業珠海銀隆,不是為了要造車,而是更看重新能源,看重儲能,這與格力看重光伏空調是一致的。董明珠認為,雙方的協同效應存在于,格力和銀隆將在電機技術、生產制造技術、新能源管理控制技術和儲能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協同,可以降低格力的管理成本,提高珠海銀隆的競爭力。
無獨有偶,10月11日,黃山金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馬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向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泰汽車”)全體股東發行股份購買眾泰汽車100%股權,同時向包括鐵牛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此項交易金額為116億元。對于收購眾泰汽車,金馬股份方面表示,收購成功,公司現有汽車零部件產品將全面進入眾泰汽車配套體系,進而形成零部件業務和整車制造業務的良性互動。公司主營業務將從汽車車身、儀表、線束零部件擴大到整車制造,進軍汽車銷售與售后服務市場,獲取縱向一體化帶來的經濟效益,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實力。
與格力電器不同的是,金馬股份的此次收購似乎更加合理。據了解,金馬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鐵牛集團,同時鐵牛集團也是眾泰汽車的股東之一。金馬股份主要從事汽車車身件、汽車儀表和線束業務等汽車配件制造。2015年,金馬股份實現凈利潤6032.94萬元,同比增長43.75%。金馬股份此次收購相當于將自己的產業鏈打通了。
除此以外,比亞迪、德爾家居、杉杉股份、大東南、樂凱膠片、多氟多、中國寶安、成飛集成等多家上市公司也通過定增的方式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至少接近20家上市公司大舉投資鋰電池項目,投資金額超500億元。
不過上述分析師也表示,希望上市公司能夠將資金更好地、更踏實地運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不是以圈錢為目的的收購或者定增。他也建議,資本市場的監管方應當加大力度對此進行監管,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良好發展提供保障。
市場持續增長和政策給力是根本原因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或許是各路資本角逐新能源汽車產業最為有力的證據。
查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開資料可以發現,今年年初,中汽協對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為70萬輛,而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17.7萬輛。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車生產4.3萬輛,銷售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7%和43.8%。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萬輛和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6%和63.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8萬輛和0.9萬輛,產量同比增長6.3%,銷量下降2.1%。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此迅猛,與國家出臺的大量政策不無關系,這些政策當中,不僅有宏觀政策,也有微觀的技術政策以及與該產業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的政策。據統計,截至到2016年9月,國家及地方共出臺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60多項,其中國家出臺的政策超過16項。政府采購在新能源汽車銷售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今年年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以結構優化推動綠色發展。會議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和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擴大城市公交、出租車、環衛、物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這些政策大大地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10月26日的2016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這也是業內千呼萬喚的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據悉,本次發布的路線圖為“1+7”,主要包括:總體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技術路線圖、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路線圖、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路線圖、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汽車制造技術路線圖、汽車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汽車輕量化技術路線圖。汽車工程學會理事付于武講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未來發展總體目標之一是:“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初步實現電動化轉型。”由此看出,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大方向是為何上市公司紛紛追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原因。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