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動力電池制造要求“三高三化”,未來亟需技術創新

時間:2016-10-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對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合格率、低制造成本以及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對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合格率、低制造成本以及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力電池企業必須投入更多資源,通過技術創新、生產自動化和管理規范化,加快實現智能制造的步伐。

在國家各種支持政策的刺激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快速增長。動力電池應用市場的迅速擴大,對電池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池制造將朝著“三高三化”的方向發展,即“高品質、高效、高穩定性”和“信息化、無人化、可視化”。

因此,我國電池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生產自動化和管理規范化,加快推進電池的智能制造步伐,做好動力電池“后市場”,推動我國電池產品更多地進入高端市場,滿足新能源汽車和儲能應用對電池品質的高要求。

規范化:看動力電池企業目錄趕超日韓爭今朝

為引導規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健康發展,工信部于2015年3月制訂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目前工信部已經公布前四批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目錄,電池目錄的發布,使國內電池企業有望趕超日韓。

《規范條件》從基本要求、生產條件要求、技術能力要求、產品要求、質量保證能力要求、銷售和售后服務、規范管理七個方面對企業給出了規范。目前,57家企業進入名錄,符合優質電池企業各個方面的要求。如此,在不遠的將來,中日韓將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我們離“彎道超車”又將邁進一步。

標準化:動力電池模塊尺寸標準化很關鍵

近期,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修訂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征求意見稿公開發布。規格尺寸不統一,增加了電池生產企業、電池集成企業和整車企業的生產研發成本。目前,我國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的標準化已經初步的建立。

專家表示,模塊的規格化是重要環節,需“更多地思考如何將整車的需求和梯次再利用的需求”相結合,考慮“什么樣的模塊在整車上用得舒服”,又能“為后期的梯次利用提供便利”。目前動力電池的編碼制度(包括模塊和電芯)已經形成初稿,大約會在本年度10月上旬進行詳細的討論。

輕量化:動力電池該如何“瘦身”?

由于裝載了“大心臟”——動力電池,使得一輛電動汽車比同級別傳統燃油車增重數百公斤。因此,動力電池的輕量化不僅是電池企業發展的大方向,也是新能源車企“笑傲江湖”的決勝關鍵。如何不斷在技術、材料等領域為動力電池“瘦身”顯得至關重要。

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一方面,可以結合動力電池的設計選用當下的先進材料;另一方面,應加強與車企和電池企業的緊密合作。另外,標準化設計將更有助于輕量化的發展。由于國內動力電池型號過多,沒有統一的尺寸標準,導致動力電池與新能源車型難以匹配,加重整車企業負擔同時也不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輕量化發展。

可再生:掘金動力鋰電池回收

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與規模龐大的動力鋰電池需求伴生的將是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行業機遇,發展動力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產業,既是必須的(避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也是具有可觀經濟性的,回收渠道和回收成本則將成為該產業競爭的核心。

據測算,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將從2018年開始爆發,當年即達50億元規模,到2020和2023年,回收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36億元和311億元,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回收渠道必將走向規范化、規模化。

核心技術:切莫讓動力電池核心技術陷入“空心化”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新興產業之一,傳統燃油車核心技術“空心化”一直是我國汽車行業心頭的痛,目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空心化”的隱憂已有跡可循。《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雖然不是強制性標準,它能夠把劣質動力電池擋在門外,防止技術“空心化”。

為了推動我國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的發展,首先,發揮動力電池“白名單”的調控作用,其次,發揮國家動力電池創新平臺的作用。電池核心技術關系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否能夠趕超汽車強國,因此必須未雨綢繆,防止技術空心化。

協同發展:共同推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做大做強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動力電池產業將迎來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將對動力電池技術在未來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標準以及對當前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點問題等提供判斷和建議,使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做大做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