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式增長,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4.05萬輛,銷量33.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其中,純電動車型產銷量分別完成25.46萬輛和2.48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4.2倍和4.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產銷量分別完成8.58萬輛和8.36萬輛,同比增長1.9倍和1.8倍。
1、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動力鋰電池行業供不應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放量,動力電池供不應求。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在40萬輛,動力電池需求超過20Gwh,而2016年年中產能才擴至20Gwh左右,動力鋰電池需求約為14Gwh,而截至2015年底我國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僅為11Gwh。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動力鋰電池行業供不應求。
2、政策護航,動力鋰電池需求與新能源汽車放量齊飛
《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計劃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將為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
在政策層面,國家力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而目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約在55萬輛,“十三五”期間還有約450萬輛的發展空間,動力鋰電池行業發展前景空前巨大。
3、下游市場刺激,動力鋰電吸引各方投資
受到對下游電動汽車市場強勁增長預期的影響,動力型鋰離子電池市場受到各界的關注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
全球市場上,特斯拉投資50億美元聯合松下建設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以及豐田汽車聯合松下電器合資新建電池工廠等事件顯示出整車廠商乃至整個汽車行業對于動力鋰電的重視。
國內市場上,各方勢力紛紛投入大量資金以求在快速增長的動力鋰電市場中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三星SDI和LG化學等國際巨頭紛紛追加數億美元投資增設鋰電工廠爭奪市場;比亞迪、天津力神和深圳比克等市場先行者逐步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動力鋰電的生產;而萬向錢潮和瑞恒集團等也利用其資本優勢通過收購或聯合投資快速切入這一領域。動力鋰電市場的快速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這一領域,行業內企業數也從2008年的10家增長2014年的110余家。
綜上所述,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產能及產量將大幅攀升,動力鋰電池發展將獲得更多資本支持,投資前景明朗!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