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鹽城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以來鹽城市推進智能制造業快速發展,全市50項智能制造項目計劃總投資84.9億元、新增工業機器人346臺、減少用工1796人,1至8月份在建48項,其中竣工12項,已完成投資46.3億元,樂洲科技年產500萬臺手機智能車間、輝豐農化年產1100噸原藥生產線、輝山乳業年產18萬噸乳制品生產線智能改造等一批智能化項目陸續竣工投產。劍橋涂裝、大洋精鍛、豐海新能源、江森座椅、華稼食品5個智能車間項目通過2016年度省示范智能車間現場審核。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鹽城高新區的星宇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值班主管端坐在智能監控顯示屏前,隨著生產指令輸入電腦,一墻之隔的機器人車間立馬開啟,焊花飛濺,一件件與東風悅達起亞、一汽大眾等企業品牌車型配套的精密汽車模具從生產流水線上陸續下線。近年來,鹽城高新區從裝備智能化改造入手,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融入“互聯網”時代大潮,大力實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引導和鼓勵機床工具、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產業“機器換人”。截至目前,鹽城高新區已實施智能裝備改造項目28個,累計完成投入21.5億元,涌現出一批以世鐘汽配、漢印科技、恒力機床等為代表的智能工廠、智能車間。
鹽城市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全市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方向和主要抓手,重點圍繞智能裝備、智能生產、智能服務等領域,培育骨干企業,實施重點項目,開展試點示范,提升創新能力。編制《鹽城市重點推廣應用智能裝備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引導企業加強智能裝備的研發與產業化。制定汽車、機械、紡織、化工等行業智能車間發展方向,引導企業結合行業特點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建設50個具有行業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的智能制造項目。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立足現有機械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基礎,推進信息技術與各領域深度融合,促進全區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實現飛躍式發展。“我們公司研發的智能真空搬運機械手,為國內首創壓縮氣體驅動,用氣就可輕松搬運鋼板等物品。”提到公司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市昱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三祥頗為自豪。今年是東臺智慧城市建設專項年。東臺以入列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為契機,大力度推進智慧發展,今年出臺的20條新型工業化實施意見,把智能制造作為重要內容,采取激勵措施,加大投入力度。
記者走進國機集團投資的東臺蘇美達光伏組件車間,映入眼簾的是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化制造生產線,“機器人”正一絲不茍地操作設備、裝配產品。亭湖區主動順應綠色發展、智能制造大勢,在做大做強環保科技城、光電產業園等載體平臺的同時,又精心規劃建設了以發展智能裝備為主的青洋智能裝備產業園,著力探索新路徑、打造新高地、轉換新動能,力爭將園區打造成為年銷售超百億元的中高端產業園區。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工業經濟“彎道超車”的有效路徑。位于建湖縣的江蘇荃航閥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聯網思維打造的智能化現代裝備制造企業,公司采用“互聯網制造業”模式,不僅推動了生產方式智能化,也使產品本身智能化,更推動產品設計、銷售、完善過程的互動,精準對接需求側。在公司車間各個機床操作臺前,工人們根據錄入系統的圖紙進行生產操作,而公司的客戶通過互聯網,就能隨時看到車間操作的全過程,完成訂單。荃航閥門公司通過“兩化”融合開拓了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