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家電巨頭們的新游戲:轉戰工業機器人

時間:2016-09-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眾所周知,傳統家電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些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

工業機器人,正在成為中國家電巨頭轉型的集體沖動。

上月底,長虹宣布與國際工業四巨頭之一的ABB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立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正式拉開進軍工業機器人的大幕。

此前,包括美的、格力、海爾在內的家電巨頭要么是直接制造、銷售機器人,要么布局以智能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產業,全都在拉開一場轟轟烈烈的對智能制造深度跨界、布局和轉型。

為何扎堆布局工業機器人?

眾所周知,傳統家電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些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告訴記者,“家電歷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精密制造提升等客觀因素推動下,工業機器人在家電領域的應用必然會越來越廣泛。”

事實上,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與全球制造業轉移密切相關,工業4.0時代,家電生產的高度智能化、柔性化成為共識。尤其是中國龐大的制造業需要向自動化轉型,機器人替代人工將是許多企業的選擇。

此外,目前家電業進入低迷期,在業務多元化需求背景下,企業在追趕產業升級的風口。陸刃波說,中國家電巨頭今后的發展,面向智能制造的布局和自主話語權體系打造,至關重要。而擁有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和協同能力無疑是“重中之重”。

值得期待的是,這不僅可以讓企業在智能制造上完全掌握自主話語權,還可以在長期布局中探索一條在家電制造業務之外的“量增利長”新支撐點:賣機器人。

只能是家電巨頭們的游戲

美的、格力、海爾、長虹等家電巨頭都對工業機器人應用展現出極大的熱情,頻頻聯手國際機器人巨頭合資設立公司,逐步推廣機器人在生產線中應用,甚至布局機器人方案輸出。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其他消費電子行業,家電行業規模大,標準化程度高,最有可能繼汽車工業之后,成為下一個廣泛應用機器人的行業。事實也正如此,美的在“機器人換人”方面的投入將超過10億元;海爾也已初步搭建起了互聯工廠的雛形;而格力數字化控制的生產機組使得龐大的車間內工人屈指可數。

但也有多位接受采訪的機器人領域專業人士表示,“家電巨頭的跨界進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人士表示,從自身研發角度看,機器人產業強調高技術與高工藝,需要長期的積累,“朝發夕至”幾乎不可能;而從并購角度看,基于交易對方的技術保密和限制條款,則更相當于財務投資。“如果整合不到位,強強聯合獲得的可能不是更強,反而是更弱。”

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這個“重資產、重技術、重生態”的新行業,絕對不是一般家電企業可以隨便進入的行業。不過,高門檻也決定了這只能是少數巨頭的新商業游戲,利潤的豐厚性,超出當前家電產業的想象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