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從人工智能到工業機器人 長虹正點燃“星星之火”

時間:2016-09-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長虹點燃人工智能之火之后,人工智能在各界風起云涌,迅速燎原。在8月24日至26日舉行的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高峰會"上,人工智能被視為互聯網+的新支點。

在長虹點燃人工智能之火之后,人工智能在各界風起云涌,迅速燎原。在8月24日至26日舉行的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高峰會"上,人工智能被視為互聯網+的新支點。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互聯網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的時代。”除了BAT對人工智能表現出強烈的野心而外,長虹搶先在家電巨頭中跑到了前列,走在人工智能最前沿。

而如今人工智能之火,正在長虹內部迅速蔓延。近日,長虹和ABB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成都設立了中國西部首個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在應用開發、生產、系統集成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此舉標志著長虹正式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長虹的布局和野心,恐不僅止步于此。

人工智能之火燎原

并購密集規模從數億元到上百億元

近日,人工智能各種峰會四起,也帶了這一產業的熱潮,各界大佬和專家以及學者均對人工智能產業進行深入探討,不管這場盛宴是否真正符合各方口味,但其儼然已經開席。

在此次亞布力峰會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互聯網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他認為互聯網的“上一幕”是PC互聯網,“這一幕”是移動互聯網,目前這二者的增長都在放緩。未來,大型公司、創新型公司、高速成長的公司將誕生在人工智能領域。而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對制造業、汽車工業、醫療業和娛樂業產生影響。

除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在人工智能上發力,上百家企業也開始參加進來,而其中最積極的莫屬家電巨頭。

有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投資人工智能的機構數量已經高達近50家,投資額約15億元,同比增長為80%。而在2016年上半年,家電企業投資額增長數十倍。在家電領域多項與人工智能技術緊密聯系的新應用與新服務先后浮出水面后,家電企業開始真正的投入和跨界引入合作者。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跨界并購將成為行業的一大特點。

在近日舉行的2016中國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譚鐵牛表示,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正在蓬勃發展。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為1270億美元,預計今年將達到1650億美元,到2018年更將超過2000億美元。與此同時,產業競爭趨向白熱化,這一領域投資并購密集,收購和投資規模從數億元到上百億元。

但他同時認為,在人工智能熱潮下還要保持冷思考。智能機器人、認知專家顧問等技術發展雖然處于膨脹期,但切記不要跟風。同時,在科研領域仍要苦練內功,此輪深度學習技術的成功不是理論方法的突破,而是在大數據和大規模計算資源驅動下基于基礎理論的技術突破,所以深度學習依舊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任務的切換、對環境變化的自身完善和對小樣本的舉一反三等方面,人工智能與人類還是相差甚遠。

而對于企業而言,這一行業的興起確實一個難得的機會。在近日召開的人工智能與智慧家庭圓桌論壇上,TCL工業研究院北京創新中心總監劉靚對人工智能的價值認知有自己的理解。“一是人工智能應用到智慧家庭中本質上要解決家庭的一些問題,真正意義為家庭帶來增值。二是人工智能技術一定是圍繞著人的需求不斷發展,人的需求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水平不斷升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必須緊跟社會發展步伐體現相應的價值。”

長虹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展華益則表示,機器人的確是有其局限性的,人工+智能,人工的百分比是多少,智能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們還是應該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從滿足某些人需求的角度出發,不斷的加入智能的東西。人工智能,一開始就要實現全自動的是非常難的,但從需求出發,不斷投入研發、創新,很快能夠突破行業發展困境,實現其真正的商業化。

實際,無論該產業目前的發展進程是怎樣的,商業化何時可以實現,其背后無疑已得到國家的大力推動。在政策層面上,譚鐵牛表示,人工智能已在多國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我國也有很多發展機遇。未來世界科技強國一定也是人工智能的強國,因此我國要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利好政策及時落地,發揮互聯網大國的優勢,把我國數據和用戶的優勢資源轉化為人工智能技術優勢,深化人工智能技術推廣應用,做大做強智能產業。

開發性聯合

瞄準系統解決方案商

這把火,在家電巨頭長虹內部燒得更旺。

8月16日,長虹和ABB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長虹智能制造公司總經理潘曉勇將雙方的合作比作“做菜”:"長虹與ABB的深度合作,就像是在做菜。ABB提供優質新鮮的蔬菜,長虹經過整合,端出一盤美味的川菜。"他認為,ABB在機器人領域的硬件技術力量強大,長虹則掌握智能制造系統的集成能力,二者優勢互補,將為國內的制造業企業提供更佳的系統解決方案。

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李剛表示,長虹和ABB將依托聯合實驗室,在應用開發、生產、系統集成等方面開展合作,有效推動傳統家電制造業乃至中國制造業,向更節能、更環保、更高品質、更高效率的方向發展,實現共贏。

據了解,這一項目亦是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棋局的重要一步。工信部網站顯示,經企業現場答辯、專家組評審等環節,高標準篩選出2016年首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長虹“基于個人化定制的家電智能制造數字化虛擬工廠樣板建設”項目成西部唯一入選項目,同時也是彩電業唯一入選。

"長虹與ABB的合作是雙方的優勢互補,長虹擁有巨大的智能制造能力,希望借ABB擴展技術優勢,擴張全球資源。而ABB欲借助長虹進入中國市場,拿下人工智能產業即將為中國帶來的巨大機遇。"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

ABB的助陣,將大幅縮短長虹朝向大規模定制的行進周期。在業內人士看來,ABB之所以選擇長虹作為戰略合作伙伴,也是看中了長虹當前的發展基礎。目前,長虹內部重要部門、崗位等均已全面實施自動化、信息化管理。

然而,對于正在向人工智能狂奔的長虹而言,僅僅是瞄準系統方案解決商這么簡單嗎?

人工智能引資本進駐

欲拿下全產業鏈?

火爆的人工智能產業催生眾商業模式雛形顯現,這也引得資本競相進入這一產業。資金雄厚的微軟、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紛紛向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大量資源,并開始涉足中國市場。與此同時,過去三年中,創新工場向美中兩國的25家人工智能相關初創企業投入了約1億美元的資金,BAT在內的互聯網巨頭還試圖從外國競爭對手那里吸引人才。然而海外資本在人工智能產業的這些大動作并不意味著其可以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商業模式。

“目前眾多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尚處在產品層面,在商業模式上還不成規模。與此同時,由于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獨特性,大數據和物聯網如天然屏障,讓部分外資廠商智能在中國賣硬件,不能人工智能核心領域。”業內人士認為,這反而給中國家電企業帶來機會。

不過有些家電企業卻走入一個誤區,盲目跟風三星、LG,在人工智能產業沖動布局,部分中國家電企業的前瞻性仍然欠缺。

長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在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單純的硬件思維已到天花板,企業需人工智能領域內重在軟件定義硬件,外重在內容服務的應用。長虹有自己需要走的路,將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打法,有步驟地在人工智能產業迅速打下市場。”

最先在人工智能領域將產品落地的長虹,似乎是有備而來,對這一產業看得更透。

實際,長虹對人工智能的涉足遠比外界想象得要早。據了解,長虹早在四年前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專項研究團隊,目前已經在傳感器模組開發應用、語音識別芯片開發應用、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及應用、機器視覺(人臉識別)技術研發應用、工業機器人及工廠自動化技術研發及應用、家庭服務機器人技術研發及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進步,并有較多的成果轉化和商業運用。人工智能電視,只是長虹人工智能技術的局部落地。

“長虹真正瞄準的是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其已經開始從家庭機器人向工人機器人進攻,并有意打造這一產業平臺,未來隨著這一產業的逐步成熟,造局者,將是最大的贏家。”業內人士如是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