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無人車研發現狀:科技公司搶手 合作成常態

時間:2016-08-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兩年自動駕駛車的市場需求以及研發呈現白熱化狀態,為了加速推出無人車,搶占市場先機,車企與初創公司、科技公司等結成聯盟,部署自動駕駛技術,力求使無人車盡快上路。

諸多初創公司競相研發汽車技術,以吸引車企對其投資和合作。近兩年自動駕駛車的市場需求以及研發呈現白熱化狀態,為了加速推出無人車,搶占市場先機,車企與初創公司、科技公司等結成聯盟,部署自動駕駛技術,力求使無人車盡快上路。

根據外媒報道,我們整理了傳統車企、零部件供應商、具有領先地位的科技公司以及初創公司在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車方面的合作及交易。

在統計的數據中,雖然一些品牌歸屬于集團,但由于其擁有獨立的自動駕駛研發項目,因此將被單獨列出。

從中可發現,要想盡快研發出自動駕駛技術,合作已成為車企、零部件供應商和科技公司的常態。汽車行業的新進入者科技公司則成為搶手的合作者,傳統車企或與之聯姻,或收購初創公司。

蘋果“泰坦計劃”

蘋果“泰坦計劃”一開始只想造電動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行業發現蘋果是想要造自動駕駛車。據悉,該公司自動駕駛項目已從特斯拉、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大眾及半導體公司英偉達(Nvidia)挖來了諸多高管及工程師,現員工人數已達1,000多人。

不過由于項目負責人SteveZadesky的離職、蘋果凍結招聘以及自動駕駛車項目前景戰略的不明朗,該項目在2016年遭受了重創。

而且,蘋果汽車面世的時間一推再推,此前曾表示將于2019年推出自動駕駛車,但現在已被推遲到2021年。較谷歌、通用、優步等紛紛測試自動駕駛車的競爭對手,蘋果此舉或將錯失市場良機。

奧迪已推出自動駕駛原型車

奧迪已基于A7打造了自動駕駛原型車RS7車型,其中包括面向消費者的測試車型。該品牌計劃在新一代旗艦車A8車型上部署“AudiPilotedDriving”技術,并推向市場。該技術可使A8在時速高達37英里的狀態下實現自動駕駛。

2016年7月底,奧迪旗下分公司SDS公司與其他汽車行業伙伴合作,聚焦自動駕駛技術。此外,奧迪與戴姆勒、寶馬等投資31億美元收購了諾基亞旗下的HERE精確導航地圖,而且近日聯合制定了互聯車傳輸、搜集傳感數據的公共標準。

百度計劃量產自動駕駛車,實現自動駕駛旅游服務

2014年4月份,百度與寶馬達成合作協議,并于2015年底發布了半自動駕駛原型車。這兩家公司在中國高速路上測試了自動駕駛技術,一款改版寶馬3系于2015年12月繞北京行駛了18.6英里。

百度研發的BaiduBrain收入了高精度地圖、定位、傳感器及大數據技術。6月份,該公司CEO透露,三年內實現商用,五年內將量產自動駕駛車。7月份,百度與烏鎮旅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前者向后者提供無人車旅游服務。

寶馬iNext電動無人車2021年亮相與英特爾Mobileye合作

除了與百度合作外,寶馬還積極推進自身的自動駕駛戰略,其自動駕駛車i8概念車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亮相,正式拉開了寶馬i系列電動車子品牌推出iNEXT自動駕駛車的序幕。

7月1日,寶馬、Mobileye和英特爾計劃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宣布結成聯盟,計劃研發量產自動駕駛車的標準化平臺,2021年前使無人車上路。

博世研發駕駛員輔助系統

零部件供應商博世迎合市場需求,安排了逾2,000名工程師研發駕駛員輔助系統。谷歌、特斯拉、保時捷等均為其服務對象。該供應商耗費近225,000美元,改裝了兩輛特斯拉ModelS,實現了全自動駕駛。此外,博世與GPS制造商TomTom合作,研制自動駕駛必須的地圖數據。

DAF、戴姆勒、依維柯、卡曼、斯堪尼亞、沃爾沃參加“卡車車隊挑戰”

4月份,DAF、戴姆勒、依維柯、卡曼、斯堪尼亞、沃爾沃六個品牌參與了首次跨境“卡車車隊自動行駛挑戰”,從德國和瑞典前往荷蘭鹿特丹。參與挑戰的卡車通過無線通訊技術彼此互聯,由領頭卡車統一操控車隊,實現自動駕駛。這可以減少駕駛員人數,提高靈活性。不過該挑戰要求駕駛員坐于駕駛艙內,應對緊急事件。

德爾福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與初創公司Quanergy合作

總部位于英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研發了一套軟件和傳感器網絡,可裝配到現有車型上,使之實現自動駕駛。2015年4月份,奧迪SQ5搭載了德爾福技術,在美國行駛了3,000英里,其中99%的路程是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完成的。2016年1月,德爾福在CES上展示了新自動駕駛概念車,其中的V2E(VehicletoEverything,車聯一切)人機交互將自動駕駛和主動安全推向一個新高度,鼓勵消費者相信車輛可以實現自動駕駛,不過仍需要駕駛員保持警惕。

日前,德爾福宣布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為實現自動駕駛出行展開合作。德爾福將開發適合城市環境的、提供點到點服務的低速自動駕駛按需出行解決方案。

此外,德爾福還與得到風險投資公司支持的初創公司Quanergy合作,研發、部署固態激光雷達。

福特向智能移動出行公司轉型

為成為車聯技術、移動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客戶體驗及數據分析領域的領導者,福特3月份成立了名為“智能移動技術有限責任公司(theSmartMobilityLLCunit)”的子公司,負責監管其汽車及移動項目。

5月,福特汽車公司向Pivotal軟件公司注資了1.822億美元,加快云計算軟件的開發。7月,福特汽車與其他四位投資人向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初創公司CivilMaps提供了660萬美元的種子融資,攜手研發自動駕駛車所需的3D地圖。8月,福特及百度向美國硅谷一家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公司投資1.5億美元,研發激光雷達,加速自動駕駛車上路。

通用合作、收購科技公司

今年1月,通用與Lyft達成合作,雙方共同打造自動駕駛網絡,前者出資5億美元支持后者繼續發展汽車共享服務。與此同時,雙方宣布了組建自動駕駛車隊的計劃。3月份,通用收購了CruiseAutomatio公司,并獲得了后者在加利福尼亞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授權。5月份,通用Cruise自動駕駛研發部門已在舊金山測試雪佛蘭Bolt電動車。而且,該車企與Lyft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將于2017年開始測試。

此外,通用也在進行內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將SuperCruise技術部署到豪華車凱迪拉克旗下車型上,并于2017年上市。

谷歌FCA合作喪失數位大將

5月,IT巨頭谷歌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宣布將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展開合作。100輛克萊斯勒Pacifica新型MPV將被提供給谷歌,作為自動駕駛車原型加大測試規模,而菲亞特也有望從合作中獲得技術等方面的益處。

谷歌正在加快研發新技術,以早日研制出全自動駕駛汽車。從外媒的報道中可發現,谷歌在研發新技術的同時,也在招兵買馬,意欲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獨立成為新公司。據悉,谷歌已經為旗下自動駕駛研發部門聘請了首位法律顧問KevinVosen。舊金山交通部門的首席數字官TimPapandreou也離職加入了谷歌自動駕駛車項目。

然而,8月份外媒報道稱,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多名老將離開谷歌。這其中包括谷歌無人汽車駕駛項目負責人ChrisUrmson。Urmson七年前加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兩年前該項目其中一名成立者SebastianThrun離職谷歌,Urmson接手主管了該項目。該項目的另一名成立者,AnthonyLevandowski今年也退出了該項目,之后成立了一家創業公司,并帶走了一批同事。

本田測試無人車思域獲加州批準

本田已經得到加利福尼亞州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批準,測試車輛為搭載了半自動駕駛技術ADAS的入門級思域,可實現車道保持、自動剎車及自適應巡航功能。

現代投資人工智能、互聯及自動駕駛車

現代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并創立了新業務部門研發“超互聯”及自動駕駛車。

捷豹路虎計劃引入輔助駕駛同時保持駕駛樂趣

2016年2月份,捷豹路虎投資7,900萬美元,加入一項英國自動駕駛車研發的項目,搜集駕駛行為等數據,以及測試汽車通訊技術。

2016年7月份,捷豹路虎計劃,在接下來的四年里部署至少100輛車,組成車隊在英國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和互聯技術。

奔馳夸大自動駕駛宣傳遭批

奔馳為旗下最新車型部署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然而奔馳廣告中涉及的E級轎車內有一項選配的駕駛輔助功能,公司稱之為“DrivePilot”,該系統包括先進的自適應巡航控制(adaptivecruisecontrol)和自動轉向功能,能夠確保轎車遵守交通法規,以130mph的速度在車道內行駛。消費者和汽車安全倡導者們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指出,該E級轎車的定位會使消費者有理由錯信其屬于自動駕駛車輛的范疇,存在誤導。

微軟尋求車企合作

2015年11月,IT巨頭微軟公司與沃爾沃汽車集團已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下一代汽車技術。2016年3月份,微軟與豐田擴大五年合作范圍,前者將支持后者在機器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研發等領域的研究。

美國微軟及亞馬遜公司4月份與寶馬、戴姆勒、大眾進行洽談,或入股后者旗下的HERE數字化地圖。

日產欲成為自動駕駛車領先者推出新技術ProPILOT

日產推出了一款新技術ProPILOT,將首次應用于旗下新Serena微面。該車型將于今年8月底在日本上市。2017年,ProPILOT技術將安裝在歐洲上市的逍客,其后用于在中國出售的車型上。不過日產并未指明具體的上市時間。

ProPILOT是日產實現到2020年量產城市自動駕駛車目標三個步驟中第一步。成為自動駕駛汽車以及電動車的領先者是該公司CEO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將日產打造成為技術創新者的重要支柱。

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界的大佬力爭擺脫車禍影響

特斯拉及SolarCity最大股東埃隆·馬斯克(ElonMusk)7月20日公布了其“總體規劃第二部分”。在該藍圖中,特斯拉未來將進軍、集成太陽能產品、皮卡、長途火車、巴士車輛的電動版本、無人駕駛車和汽車租賃等共享領域等,最終成為一家垂直一體化清潔能源公司。

而就在此前,特斯拉連曝光三起“Autopilot”自動駕駛事故,也引發了車企及消費者對自動駕駛車安全性的關注。Mobileye也因此表示在合約期滿后不再與特斯拉續約。

豐田密歇根大學深入合作斥資10億美元研發人工智能

2016年豐田斥資10億美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成立了豐田研究所(ToyotaResearchInstitute,TRI)。4月7日宣布將與密歇根大學合作,建立一座主要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究基地,共同研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該基地將在六月開幕,員工將達50名,分別是來自豐田的工程師,密歇根大學的教職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

豐田汽車硅谷研發所CEO吉爾·普拉特(GillPratt)8月10日稱,將在未來四年內為與密歇根大學的合作項目注資2,200萬美元,加速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及機器人的研發。

Uber自動駕駛技術步步推進

Uber15個月前在匹茲堡和卡耐基梅隆大學合伙開設了Uber先進技術中心,上述測試項目則是該中心的研發結果。而自該中心成立后,Uber已經在組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團隊。

2015年8月,Uber聘請了白帽黑客(WhiteHatHacker)查理·米勒(CharlieMiller)以及克里斯·瓦拉塞克(ChrisValasek),2016年4月,該公司聘請了前福特工程師SherifMarakby任職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

4月,Uber則與福特、沃爾沃、谷歌和Lyft五家公司日前宣布結成聯盟,在美國推廣自動駕駛汽車技術。5月19日表示,正在匹茲堡鬧市區的街道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福特Fusion混動版是其中一款。

大眾“2025戰略”發力汽車技術

大眾也在加快研發自動駕駛電動車的研發。該集團CEO馬蒂亞斯·穆倫(MatthiasMueller)稱,集團內部正在自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將于20年代初在每個細分市場都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

穆倫稱,大眾集團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投資將累計達數億歐元,“我們將研發必須的專業技術,再聘請約1,000位軟件工程師。”

沃爾沃Uber結盟

沃爾沃與Uber8月18日達成合作協議,前者將購買后者100輛XC9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并將其改造為自動駕駛車。雙方投資額總計為3億美元。

Uber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SherifMarakby表示,將從沃爾沃購買100輛XC9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并將其匹茲堡研發中心研制出的激光雷達、雷達、攝像頭及傳感器、計算機和軟件系統等自動駕駛車技術部署到XC90上,使之成為一款七座無人駕駛SUV。沃爾沃將提供必需的技術支持。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