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機器人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發展,亞太地區仍將是工業機器人核心銷售區域。作為亞太地區工業機器人需求大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深得政策的支持及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可期。
目前,機器人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發展,今年的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仍然以兩位數大幅增長,銷量或將達到26萬臺。國際機器人聯盟主ArturoBaroncelli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稱,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15%,而全球正在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已超過150萬臺。到2018年,這一數字將突破230萬臺,其中140萬臺在亞洲,占比超過一半,亞太地區仍將是工業機器人核心銷售區域。
作為亞太地區工業機器人需求大國,去年我國市場消費5.6萬臺機器人,占全球總消費量的1/4,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由2009年的3.73萬臺漲至2014年的19.06萬臺,保有量增近5倍。預計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有望突破10萬臺。保有量有望突破30萬臺。
與該消費量相對的,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只有36臺/萬人,與全球平均66臺/萬人還有很大的差距,而韓國、日本和德國在這一領域的數字分別為478臺、323臺、282臺,分別是中國的15倍、11倍、9倍和5倍。與韓國、日本、德國這樣的高端制造強國相比,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那么,我國工業機器人當前的發展現狀如何?
從產業鏈上游來看,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正在積極布局關鍵核心零部件業務,以降低本體制造成本。從產業鏈下游看,各企業也在加速擴展系統集成業務,已便形成利潤中心。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機器人制造企業構建了“零部件研發本體制造系統集成行業應用”四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生態系統,并通過產業鏈協同作用擴展工業機器人的高端應用。
除了各企業自身積極布局外,國家也為發展工業機器人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據了解,《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草案已基本制定完成,《中國制造2025》相關配套政策也正加速制訂。另外,相關部門還將陸續出臺并實施33個針對各細分領域的專項規劃,年底部分政策如智能制造工程政策有望出臺。一系列政策描繪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路線圖,多個權威機構預測,到“十三五”末,中國機器人產業集群年產值預計將突破1000億元。
在如此大好的形式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還用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政府與企業應多合作建設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和示范基地,圍繞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瓶頸、關鍵技術和市場需求,以應用為導向,完善產業配套服務供給,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資源整合,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其次,各企業應注重軟硬件一體化與系統集成研發,加強大數據、云計算、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推動企業“互聯網”轉型。以行業和區域應用為切入點,根據不同的企業客戶需求提供柔性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最后,各企業應充分發揮聯盟作用,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積極圍繞技術、市場、服務等領域開展跨國合作,推動行業資源整合與產業生態聚合
基于我國工業機器人龐大的市場需求、廣泛的應用領域,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及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可期。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