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相關車企人員陳先生向記者透露,在補貼縮水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有所減退,公司也面臨著一定的銷售壓力,而因為車輛生產成本高,這種壓力也變得更大。陳先生繼續表示,在后補貼時代,車企不會一味地等著補貼的“救濟”,而是更加注重提升車輛與產品的性價比,拓展銷售渠道與運營模式等問題解決。
近日,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政策。即便相繼出臺了不少政策,關于補貼,一直是懸而未決。但隨著行業規范的步步推進,無論是在有補貼還是后補貼時代,車企都不會坐吃山空,運營商更不會錯失良機。市場那么大,誰不想去攻城略地。下面,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組新能源汽車推廣和運營上的創新模式。
新能源乘用車:分時租賃與網約車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主要還是集中在公共服務領域。因此,用于滿足公共出行之一的出租車就成為推廣的一大重點。就深圳來說,每天街上跑的出租車,10輛里起碼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車,而私人新能源汽車也不少見。
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雖晚,但“嗅覺”卻是極為敏銳的,得益于互聯網經濟模式的高速發展以及共享經濟的興起,近兩年來,分時租賃與網約車以遍地開花之勢進入大眾視野,影響著大眾的出行選擇,也似乎更得人心。買車不再成為大眾的首選,租車、打車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出行選擇。
關于分時租賃,主要是以小時計算提供汽車隨取即用的租賃服務,其特點是分時租用、高度互聯、按需付費、隨借隨還,滿足短途用車需求。另外,關于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除北上廣外,三亞、杭州、重慶等地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電動汽車分時租賃。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