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減速器也一直是國際機器人巨頭保持競爭優勢的有力武器之一。為此,秦川機床將大力踐行“3個1/3戰略”,即制造工藝裝備鏈、關鍵零部件制造以及現代制造服務業。
在機床行業已經整整走過50年的秦川機床與大連機床、沈陽機床并稱“機床行業三大龍頭”。2013年7月這家機床巨頭正式對外公告,計劃投資1.94億元進行9萬套(一期)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此舉將秦川機床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決心彰顯無遺。
競爭激烈、成本上升、產能過剩、需求下滑幾乎已成為近幾年機床行業的真實寫照,秦川機床也未能獨善其身。自2012年開始,秦川機床銷售業績急轉直下,2013年后更是陷入了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的境地。
面對目前機床行業大環境的持續低迷,秦川董事長龍興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秦川的做法就是堅守和開拓,堅守機床產業、開拓智能制造。
龍興元表示,秦川機床將大力踐行“3個1/3戰略”,即制造工藝裝備鏈、關鍵零部件制造以及現代制造服務業。“目前,制造工藝裝備鏈收入占比較高,秦川的發展目標是替代進口;關鍵零部件業務涉及范圍很廣,這也是未來的主要增長點;現代制造服務業則是秦川的產業延伸和完善,現在占比還很小,但未來的市場空間很大。秦川的目標是三個板塊均衡發展,營收各占1/3。”
事實上,減速器占比達到機器人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精密減速器也一直是國際機器人巨頭保持競爭優勢的有力武器之一,外資巨頭可以從其戰略合作伙伴優先拿到批量、質優、價低的減速器。而國產機器人企業由于需要進口采購零部件,加上進口關稅和采購平均單價高,在與外資品牌的市場競爭中喪失了價格優勢,利潤低微。
另一方面,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方興未艾,近年來國內對于機器人減速器的實際需求正在急劇攀升。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15年~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對減速器的新增需求量依次將達到23.6萬套、29.6萬套、36.9萬套和46.2萬套。此外,對于國內市場保有的工業機器人按一般使用壽命8~10年計算,未來國內對于精密減速器的市場需求將超過100萬臺,年市場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以上。
顯然,增量市場的巨大潛力使得機器人用減速器實現國產化尤為迫切。尤其是當前精密減速器已經成為降低國產工業機器人制造成本最主要的攔路虎,因此精密減速器一旦能實現國產化,并導入規模化量產,或將在相當程度上改變我國機器人關鍵部件受制于國外的局面。
按照秦川機床的計劃,目前已經具備通用6關節機器人所需的主要型號減速器,接下來將進入系列型譜拓展及量產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7月份,秦川機床就與博世力士樂簽署了戰略合作。并且,公司最近的公告內容顯示,機器人減速器項目的合作有望取得階段性進展。
此外,在數控系統方面,秦川機床稱其與博世力士樂共同開發的數控系統已配置在公司的主機產品上,提升了公司主機產品的操作性、穩定性、成線能力及智能化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博世力士樂主要為各類機械和系統設備提供傳動與控制技術。值得關注的是,博世力士樂是德國工業4.0戰略的重要發起者和供應商,秦川機床通過與其合作,也向工業4.0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