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樂視豪擲20億美金收購美國智能電視巨頭Vizio的消息震驚中外。
美西時間7月26日上午(北京時間27日凌晨2點),樂視在美國洛杉磯召開全球發布會,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宣布樂視將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Vizio100%股權以及Insacape49%股權。這則目前全球電視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計劃,不僅讓樂視這家中國生態互聯網巨頭迅速闖入了美國主流用戶的視野,也打開了一個中國企業前所未有的格局。
隨著收購消息的公布,那些忙于對樂視表示質疑、懷疑和否定的人們,再次“懵了圈”;而那些看得懂樂視模式的人,無一不為賈躍亭及樂視的大手筆點贊。
據悉,早在三年前,樂視超級電視剛剛推出的時候,賈躍亭就曾帶領樂視對Vizio展開熱烈的追求。不過,或許是因為看不懂樂視的邏輯和模式,Vizio創始人王蔚當時冰冷拒絕了樂視。
而在接下來長達三年的時間里,隨著樂視超級電視成功的在國內顛覆了傳統電視行業,樂視生態狂飆突進的發展,加上賈躍亭鍥而不舍的“追求”,王蔚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變化。
賈躍亭在采訪中回顧樂視與Vizio三年談判的過程時表示,“之前Vizio只是好奇我們為什么有買它的想法,這次才有了賣的想法。經過不斷交流,對樂視的觀察,他們認為可能我們的模式是正確的,同時也認為硬件企業轉生態企業的門檻是非常之高的,希望在未來競爭中,能用一個高維模式與去跟當前的競爭對手競爭。”
實際上,在王蔚對樂視長達三年的觀察期間,也是樂視加速生態布局的三年。眼下,樂視旗下互聯網及云、內容、體育、大屏、手機、汽車以及互聯網金融等七大子生態紛紛在傳統產業內掀起顛覆性浪潮。相信,此刻王蔚已經理解了樂視的顛覆價值,明白了這是一條“改變世界”的路。
此番收購Vizio,無疑再度證明了樂視生態模式的成功,而且也是樂視進軍美國市場一個漂亮的開始。這也增強了外界對樂視在美國另一個更加宏大的布局——汽車“SEE(SuperElectricEcosystem)計劃”的信心,賈躍亭此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一再強調他對樂視汽車戰略的重視和厚愛。
樂視找到了撬動汽車產業變革的支點
“我們希望通過樂視的努力,可能讓中國的汽車產業第一次站在世界汽車工業的最前沿,甚至努力讓樂視成為百年一遇的汽車產業變革的引領者。”賈躍亭毫不掩飾樂視打破汽車產業邊界、重新定義汽車、重構汽車生態的野心。
作為樂視品牌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計劃之一,樂視“SEE計劃”將重新定義汽車工業,并矢志彎道顛覆歐美日韓傳統巨頭。樂視決心打造一個全球化的互聯電動智能共享交通生態系統,實現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社會化,解決城市霧霾及交通擁堵等問題,而“SEE計劃”也被視為樂視全球化戰略版圖中至關重要的一塊。
這樣的豪氣和夢想的確剛開始讓外界感覺不可思議和難以理解。縱觀全球汽車產業和中國汽車業,過去一百多年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真正“顛覆者”能成功將汽車產業“推倒”,更別提國內汽車產業多年來缺乏技術創新實力,“市場換技術”戰略根本難以成功的窘境了,其實在世界范圍也,也是直到特斯拉(Tesla)的出現,才讓人們意識到,實現彎道超車并非不可能。
眼下,汽車工業已朝著電氣化、自動化和互聯化加速,趨勢不可逆。受益于特斯拉效應,自2013年至今,新能源汽車概念不僅一直是資本市場上被重點關注的投資主題,自上而下的投資邏輯使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充滿變革和機會。
電氣化、自動化、互聯化的時代,汽車零部件體系從過去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三大件”變成了以電池、電機和電控為核心的“三電”,這一方面使得汽車制造技術及整車成本結構發生重大的變化,另一方面也為后來者們實現“顛覆”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從特斯拉在全球備受追捧的例子里,人們看到了純電動汽車產品由理想照進現實。
而樂視超級汽車,正是誕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志愿顛覆傳統汽車產業、重構人類的汽車生活。
在賈躍亭看來,生態型的互聯網企業更能夠引領這次汽車產業的變革,未來3-5年汽車行業將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像當年蘋果進入手機產業用極短的時間移動互聯網襲卷全球一樣,未來有可能也會有不長的時間電動化襲卷全球、交通互聯網襲卷全球、無人駕駛和真正的汽車共享襲卷全球。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大汽車公司的規劃,未來5年他們的戰略規劃還是以汽油汽車為主,雖然很多人已經看到了‘去汽車’化這個趨勢,但是這種巨頭背負的巨大歷史包袱以及他自身的能力,要想真正進入下一個時代難度還是相當之大的。”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在全球范圍內有著超高人氣,但從模式來看,特斯拉仍只是一個電動車公司;而樂視在電動車制造之外,更加強調汽車的智能化、互聯網化和社會化。正如賈躍亭所講,誕生在硅谷的樂視超級汽車擁有全球最獨特的團隊,跟傳統汽車團隊有本質差異。“人工智能、IT、互聯網與云的部分,跟傳統車廠有非常突出的差異。”
“在成功的道路上,需要勇猛的激情,需要遠大的志向,但更需要的是毫無情趣的近乎平常的堅守的毅力和勇氣。努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但是不要期待回報,不是付出了就會有回報。不為夢想全力以赴,那就是你原本避之不及的后悔。”2014年12月8日,賈躍亭在他的微博上如此寫道。翌日,他便正式公布樂視“SEE計劃”,首次將自己醞釀了兩年之久的造車“癡夢”公之于眾。此后,樂視便開始了在造車路上的一場“蒙眼狂奔”之旅。
賈躍亭曾多次強調:“即使樂視造汽車會萬劫不復,如果能點燃更多人的夢想,我也義無反顧。”為構建樂視汽車生態,他個人更已累計投資近10億美元。
兩年間,樂視造車計劃的進展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其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建立起一支來自谷歌、蘋果、特斯拉、奔馳、寶馬等知名企業的超強研發團隊,隨著生產、營銷、采購、質量控制等各個重要崗位關鍵人才的陸續加盟,樂視超級汽車在美員工總數已經突破1000人,此外在北京、德國等地擁有超過400名員工。在樂視超級汽車之外,通過控股電樁、易到以及全資設立的樂視車聯、零派樂享;與廣汽合資建立的大圣科技等版塊,目前樂視汽車生態也已經完成了在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制造、銷售、車聯網、智能駕駛、充電策略、售后服務、汽車共享及社會化運營領域的全產業價值鏈布局。
此次在美國接受媒體采訪時,賈躍亭難掩對于樂視汽車戰略布局的自豪:“無論從領先的商業模式還是產品定義還是整個的生態系統架構上,我們認為是全球最領先的,雖然需要時間把戰略變成策略再變成行動,最后變成現實。從我們過去這段時間進展來看,甚至是超出我的預期的,在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在面臨各種各樣壓力的情況下,相信我們團隊中了解汽車的人都是非常激動的。”
眼下,隨著樂視汽車生態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在美國的大手筆布局,樂視已經引起包括特斯拉、寶馬、奔馳以及福特、通用等諸多汽車廠家的高度警惕。這家中國的互聯網生態巨頭,不但從特斯拉們的家門口挖走了眾多高管和研發大腕,其超強的“化反”能力,甚至讓寶馬、奔馳等傳統汽車巨頭也驚訝不已。而樂視在美國的戰略伙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來,簡稱FF),更被視為特斯拉的“終結者”。
樂視汽車的全球化和“雙主場”實驗
賈躍亭曾闡述對未來有兩個判斷:其一,未來十年,中國互聯網生態企業將在全球范圍內迎來戰勝歐美企業的巨大歷史機遇;其二,互聯網生態模式將取代專業化分工,引領全球經濟進入ET時代。全球產業界與消費者將有幸見證這個中國企業領導的波瀾壯闊的生態創新大時代。
樂視今年的戰略主題就是“全球化”,賈躍亭詳細闡述了樂視的全球化與其他中國企業的不同,他認為現在中國企業更多的是“國際化”,而樂視的理念是“全球化”。“國際化和全球化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國際化是站在中國的角度來看全球,或者基于中國的母體逐步把自己的母體向外延伸,這是國際化的一個特點。而全球化的特點是其實已經不分國家的邊界了,希望能夠站在全球的高度來整合全球的資源,包括人才資源、研發資源、市場資源等等。樂視選擇的道路不是國際化而是全球化,可以看到我們很多重大決策都是在海外發生,很多產品研發、產品定義和產品起源都是來自于海外,而不是來自中國再向海外延展。”
具體而言,樂視的全球化更多的呈現出“雙主場”的形態,即中美兩個主場,這是超越中國本身站在全球的高度選擇的布局思路。
汽車生態就是這種雙主場戰略的第一個成功實踐者。正如賈躍亭所說,樂視汽車生態的第一主場不是在中國,而是在美國,他以美國為根據地,組建了目前世界頂級的汽車研發團隊。“你可以看到我們汽車生態中美國團隊已經1000多人,90%以上都是西方人,都是中國以外的人員,現在中國汽車生態也有好幾百人了,中國這邊也有不少西方人逐步加入。不光是人員構成,管理職能劃分上已經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差異化了。我們汽車的核心職能總部包括人力資源、財務、全球CEO都是在美國工作,也就是我們在美國的汽車職能反而大于中國的汽車職能。這是我們雙總部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此次收購Vizio發布會之后的媒體專訪中,當被記者詢問對樂視七個子生態如何打分時,賈躍亭稱:“汽車生態肯定是排第一的!無論是從它使命的角度、意義的重大性、這兩三年實際的進展來講,它值得我們為之付出一切的。由于造車,我們得以有機會站在全球最前沿。”
賈躍亭的格局之戰:用全球化生態思維引領汽車行業變革
而此次樂視成功拿下Vizio不僅可望在未來全面改寫全球彩電產業品牌格局和商業規則,通過生態內部化反,此舉也將為其他子生態在美落地夯實了基礎,并讓樂視未來各子生態間在美國市場甚至全球范圍內的協同化反有了更多可能性,現在Vizio每年銷量超過800萬臺智能電視,意味著其能夠為樂視生態提供數量巨大的源源不斷的潛在用戶群體,這對于將來在美國上市的超級汽車自然也意義非凡。
在賈躍亭規劃的生態世界中,未來汽車這一最大的移動出行終端,將與樂視超級手機、樂視超級電視一起,打通消費者的生活全場景,為用戶打開一個神奇的生態世界。
正如賈躍亭所言,“一個企業是否偉大,不是看在中國是不是最大的,而是你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能夠向全球用戶提供價值。”誠然,目前中國能夠向全球用戶提供價值的企業還是鳳毛麟角,因為中國很少有真正全球化的,能夠滿足全球用戶統一價值觀的企業,但“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往前推動一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