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中國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時間:2016-07-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2025年中國產品將擺脫質次價廉的標簽,邁入世界制造強國之列。

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2025年中國產品將擺脫質次價廉的標簽,邁入世界制造強國之列。距離這個目標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時間,而當下國內生產成本高企、產能過剩、傳統優勢逐漸消失,高端制造回流發達國家,低端則轉向成本更低的國家。

國內外形勢逼人,不差錢的中國企業紛紛大舉海外并購,意欲快速獲取先進技術,提升自身影響力。2016年初,中國化工以9.25億歐元(1歐元約合7.36元人民幣——本網注)收購德國塑料設備制造企業克勞斯瑪菲集團,海爾斥資54億美元收購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不久前,中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則向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提出40多億歐元的收購案,為的是引進全球最先進的工業機器人技術。

重慶格力生產線上,焊工一絲不茍工作中

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心情迫切,海外并購被認為是獲取技術的一條捷徑。不過,這種想法也只是一廂情愿。

報道稱,23日,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質量協會等機構的官員,與包括中國家電領軍企業格力電器在內的一些制造企業,在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共同呼吁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提升質量,“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國務院參事張綱建議中國企業進行包括技術及突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質量管理等四個方面的創新,改變中國產品靠質次價廉贏取國際市場的現狀。張綱說,中國出口商品單價不僅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他以2013年為例說,中國商品有近80%是以價格優勢來贏得競爭的,而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質量優勢贏得競爭占比高達56%,甚至是65%。

報道稱,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談到中國制造現狀時強調,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四基”不牢,已成為制約中國工業由大變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瓶頸。

他說,70%到80%的高檔數控機床至今仍主要依賴進口,高端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90%依賴進口,高端機器人依賴進口,國產機器人所需的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多數直接采購國外產品。

關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民用飛機,柳百成說,該飛機的發動機是進口的。

不過也有人認為,自主創新并非一定是原創。23日出席論壇對話的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指出,創新不僅是一個新科技成果研發的成功,也包含著現有技術創新性的組合。她認為,蘋果iPhone的核心技術就是創新性的集合。造汽車也是一樣,車子設計出來,部件完全可以全球性地采購,而一個聰明的企業家,會選擇全球最好的產品。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