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持續火爆,但也一直逃不過單次充電行駛里程過短的問題。在電池容量有限、充電時間長的現實情況下,電動汽車行駛里程之痛,短時間看來并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F階段,國內外很多研發機構,都在嘗試突破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限制和行駛里程限制。
電動汽車行駛里程的短板,催生新技術不斷發展。增程技術,簡而言之就是給電動汽車增加行駛里程,可以形象地比喻為給電動汽車帶上“充電寶”。那么這種技術現在發展如何,能否輔助解決電動汽車行駛里程問題,還只是電動汽車當前的權宜之計?
增程技術快速發展
資料顯示,增程式電動汽車是在純電動汽車基礎上,裝備一個小型的輔助發電機組以備電池電量不足時為電池充電,而這個小型輔助發電機組為“增程器”。目前,增程型電動車技術是新能源車技術的一大流派,這一技術流派的特點是電力驅動車輛行駛的主要能源,而汽油則是它的備用能源。
上述定義只是描述增程技術的幾個有限方面,而在電動汽車發展中,增程技術正呈現多種技術可能。在《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提出要開發“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和增程式器發動機”。重點掌握新型結構發動機、高效高密度發電機的開發,研究高效發動機與發電機的集成的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增程器系統的自主開發和配套能力。增程技術發展潛力巨大。
新聞報道顯示,一家2014年創立、名為AquariusEngines的以色列初創公司專注于增程式小型電動車,公司研發了一款單杠無氣門的0.6升排量增程設備,將直接可以發電。與傳統的發動機將活塞運動通過曲軸傳遞出去不同,Aquarius的這項技術可以算是將發動機與發電機整合到了一起。在這臺增程設備上,活塞在電磁線圈內進行往復運動來直接發電,電量可以儲存到車底的電池組中,為其充電。經德國工程公司FEV模擬評估,這種設計可以將原來同等排量的傳統內燃機效率提高到原來的兩倍以上。
據悉,不少汽車巨頭,特別是乘用車整車廠,早已在探索增程技術的發展潛力。資料顯示,通用早在很多年前,就推出增程式新能源車型沃藍達。今年4月,西門子和法雷奧簽訂協議組成合資企業,將面向全球生產和出售電動汽車和輕型汽車使用的高壓電動機、增程器和充電器。北汽也宣布將有望在2017年推出增程式電動車。另外,國內的一些零部件企業如東安動力等,也都在立足于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落地。
而在今年6月,國內公司斯太爾發布全球首臺兩缸柴油增程器M12Rex。資料顯示,增程器由發動機和發電機組成,可將柴油燃燒轉化為電能,為電池組充電,相當于電動車隨身攜帶的“充電寶”。M12Rex結合高壓共軌、渦輪增壓、內置中冷器等技術,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油耗低等特點,其柴油機輸出功率在40kW,發電機凈功率輸出在37kW。據悉,放眼全球,目前還沒有如此緊湊強勁的增程式柴油發動機,斯太爾的新品不僅走在了世界前沿,也為國內動力設備樹立了新標桿,彰顯中國制造新水平。
增程技術效果如何
在增程技術持續發展的進程中,其實際效果也正待人們檢驗。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