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2.0:人口紅利漸行漸遠 機器紅利正在走來

時間:2016-07-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2.0時代,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人口紅利已漸行漸遠,機器人紅利正在走來。

在全球工業4.0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工業自動化代替流水線、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并且機器人也不斷走向數字化、智能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包括外資品牌),同比增長21.7%,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共銷售22257臺,同比增長313.3%。賽迪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增至50-60萬臺,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應用空間更大。

對于中國而言,機器人紅利能否超越人口紅利進而后來居上?“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創始人兼執行主席羅軍在《機器人2.0時代》中指出,機器人2.0時代就在眼前,人工智能高潮即將到來,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作者認為,機器人1.0時代只是部分半自動化機器,機器人2.0時代則是人工智能等若干先進技術融合的智能化平臺,以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的若干服務平臺和服務終端,將改寫機器人與智能化結合的眾多服務模式與商業模式。不過,“我們不僅在傳統機器人領域將繼續拉大差距,而且可能會在機器人2.0時代整體掉隊。在機器人轉型升級這一戰役中,我們最終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顯然,作者深知中外機器人產業存在著巨大差異以及超越的難度。學習和超越的前提是明確對標、認清自我。20世紀60年代,美國制造出了全球第一臺工業機器人,是公認的工業機器人“鼻祖”。盡管美國最初并未成功引領機器人產業發展反被日本后來居上,機器人產業也在世界其他各國受到廣泛關注和高度關注,但是美國早在20年前就開始布局機器人產業2.0,已經回到了美國重新引領機器人的時代,其中谷歌對機器人行業的貢獻不容小覷。盡管中國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但是相較于后發優勢,機器人產業低端化趨勢等后發劣勢也非常明顯。

一方面,目前中國設計機器人的企業超過八百多家,超過兩百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這些企業大多是組裝和代加工,產業集中度很低,總體規模很小。另一方面,本土機器人企業制造高端產品能力較弱,六軸以上的機器人外資品牌占有率高達85%,70%的機器人配套零部件依賴國外,甚至由于補貼的存在,很多不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為了拿到補貼進入了這一領域,往往把一些零部件拼湊在一起容易造成低端過剩。知名媒體人吳伯凡也表達過相近的關切,“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減速機和控制系統,這相當于機器人的大腦,中游是機器人本體,就是機器人的身體,下游是系統集成商,而中國約95%的企業都集中在這個環節上,賺取的利潤不多。另外,中國的制造企業在產品的工藝、質量流程、制造流程上一直處于弱勢,與歐洲、日本、美國的企業的差距相當明顯。一個缺乏優秀的制造業工人的國家很難制造出性能優越的工業機器人和3D打印機。即使中國企業實現了數字化,生產出的產品也是既沒有價格優勢更沒有價值優勢。”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將制定工業機器人產業規范條件,促進各項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機器人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作者對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雖有擔憂也并非全無信心,為了把握機器人2.0機遇更是積極建言:一是深入推進“互聯網”,提高傳統制造產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進而提升整體工業競爭力;二是要有頂層設計、分工協作,建議將廣州-東莞-深圳、上海-蘇州-無錫-南京-杭州、北京-天津三大沿海都市群規劃為以機器人、3D打印、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材料、生命科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為核心的創新經濟帶,盡快形成規模效應。三是需要一大批高水平、國際化的復合型研發人才,將本土人才培養與國際人才引進、自主研發與國際協作、本土機器人發展與跨國資本并購結合起來。四是從應用服務入手搭建更多開放式服務平臺,主動開發市場分散風險。

機器人2.0時代,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人口紅利已漸行漸遠,機器人紅利正在走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