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環境和未來能源危機的擔憂,國家和地方財政用于補貼新能源汽車的資金高達上百億元,意在培育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其中,動力電池就是培育對象的重中之重。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關于著新能源汽車跑能多遠。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近兩年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猛增,迎來了“黃金時期”。
據數統計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7.9萬輛,動力電池整體出貨量達到157億瓦時,同比增長3倍多。
不過,在繁榮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新的問題。最期近相關報道是關于鋰電池安全相關話題:
7月7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周三宣布,在接到多起電動平衡車電池起火的報告后,10家公司將召回大約50.1萬輛電動平衡車。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稱,至少已經發生了99起電動平衡車的鋰離子電池組過熱、出現火花、冒煙、起火甚至爆炸的事故,導致人被燒傷和財產損失。
7月10日上午位于深圳龍華新區河背工業區一電子廠發生火災并伴有局部爆炸,初步勘察燃爆物為老化車間的鋰電池半成品。
如何促進鋰電池產業健康發展?
目前,鋰電池產業域我國雖說已躋身全球第一陣營,和韓國、日本那些頂尖技術企業還是存在一些較大差距的,比如產品一致等方面。一位鋰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韓、日巨頭的產品不良率已經降低到3ppm級別,即生產的一百萬只電芯中,不合格的只有3只;而中國企業的電芯產品合格率尚無法達到這一水平。
與此同時,鋰電池行業還存在小、散、弱,還有就是研發投入的少及后勁不足等相關問題。產品技術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其一、加大利度創新來縮短和國外頂尖企業的差距;
其二、政府也要通過產業政策引導和推動行業發展變革;
其三、電池回收利用,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也是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