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工業機器人消費國,我國的機器人產業高端化進程依舊艱難。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期間,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直言,國內機器人產業存在過熱隱患,并且已經呈現出高端產業低端化的趨勢,這其中既有市場需求以及金融機構的助力,也有盲目發展的虛火。
據了解,此次高峰論壇還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統計數據及分析報告》,披露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而去年全國共銷售68459臺機器人,同比增長30.3%,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甚至超過歐洲總和。但另有數據顯示,國產工業機器人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主要是搬運和上下料機器人,應用于汽車制造、焊接等領域的六軸或以上高端工業機器人市場仍被日本和歐美企業占據,國產六軸工業機器人占全國工業機器人新裝機量不足10%。
針對這一情況,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出現投資過剩的隱憂,提醒相關企業要避免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姚之駒也擔憂地表示,過去兩年內,各地出臺的機器人產業扶持政策多達77項,對一個不到千億的行業傾注如此熱情,實際上反映出這個行業的浮夸一面。
“機器人行業產生的虛火,與某些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引資密不可分”,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于看好此類高端制造業推高GDP的潛質及吸引就業的能力,個別地區政策大力傾斜扶持,吸引企業紛紛進駐,結果發現市場需求尚不足以支撐,導致了嚴重的重復建設。”
在圖靈機器人副總裁王向一看來,雖然與歐美等國仍存在客觀差距,但我國機器人產業潛力正逐步釋放。“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埋頭開發自身產品的同時,我國機器人企業也應積極與日本、美國企業交流經驗、互通有無,同時按需制造”,王向一表示,“例如我國養老市場有著巨大的前景,社會保障和服務、看護的需求更加緊迫,養老類服務機器人作為良好的解決方案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