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領跑全球 中國光伏“點亮”世界

時間:2016-07-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憑著成本優勢和政策支持,中國光伏產品一度迅速占領市場。但在歐美“雙反”政策下,行業、企業盲目擴張的弊端暴露無遺。2

憑著成本優勢和政策支持,中國光伏產品一度迅速占領市場。但在歐美“雙反”政策下,行業、企業盲目擴張的弊端暴露無遺。2012年以來,光伏企業痛定思痛,在充分用好政策紅利的同時,掘金國內市場,搶占技術高地,實現了中國光伏產業的重生——

12年前,華能集團一座裝機僅100千瓦的光伏電站在廣東省南澳島建成,開啟了我國光伏電站建設的序曲。12年后,如果乘坐飛機前往中國的西北地區,透過舷窗俯瞰,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風景:成千上萬的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劃一地分布在茫茫戈壁沙漠上,十分壯觀。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超越德國,躍居全球第一。短短10多年,世界光伏產業發展的中心已經逐漸從歐洲向中國轉移,中國光伏快速崛起,開始“領跑”世界。

浴火重生坐上頭把“交椅”

一路走來,中國光伏產業并非一帆風順。曾幾何時,憑借成本優勢和政策支持,中國光伏產品迅速占領市場,幾乎所有光伏企業都在迫不及待地擴張產能。

然而,2012年歐美國家出臺光伏“雙反”政策,致使盲目擴張中的中國光伏企業受到重挫。當年,國內光伏企業全線虧損,11家在美上市公司負債總額近1500億元,半數以上企業停產或半停產,部分骨干企業面臨破產、倒閉風險。

在我國光伏行業危機持續惡化之際,2013年7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適時發布,光伏產業重新崛起的大幕正式拉開。隨即,各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意見》,配套措施相繼完善,光伏貿易糾紛得到妥善處置。

一場扭轉乾坤的光伏大戲就此展開。自2013年起,我國光伏發電連續3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2015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1513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國光伏電池組件年產量的三分之一,為我國光伏制造業提供了市場支撐。

2015年我國光伏產業延續了2014年以來的回暖態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指出,在國際光伏市場蓬勃發展、特別是我國光伏市場強勁增長的拉動下,光伏企業產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技術水平不斷進步,企業利潤率得到提升。在“一帶一路”建設引導下,我國光伏企業的“走出去”步伐也在不斷加快。

深挖國內光伏市場“富礦”

2012年,當長期依賴國外市場的中國光伏產業遭遇“雙反”危機,中國政府決意激活巨大的國內光伏市場,這個決定對挽救逆境中的光伏產業,意義重大。

2013年《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一系列優惠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的發布,使得國內光伏發電應用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帶動光伏產業整體經營狀況明顯好轉。

“雖然外部環境較差,但是由于有了國內市場的支撐,加上國內光伏企業目標市場拓展到中東、非洲等地區,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弱,使得光伏企業壓力減輕,光伏產業發展向好。”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告訴記者。數據顯示,2015年的產量為43GW,內銷比例已超40%。

在光伏電站建設方面,2015年全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11個。西部地區裝機獨大的局面正在改觀,已經呈現出東中西部共同發展的格局。截至2015年,中東部地區有6個省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比例迅速提高。

同時,光伏應用模式逐步多元化,目前雖然大型地面電站仍然占據我國光伏裝機總量的80%以上,但2015年光伏發電已經形成多元化格局,工業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千家萬戶居民開展了各種分布式應用,許多地區把光伏與農業、漁業、生態治理相結合,特別是把光伏發電與扶貧相結合,開辟了各種與光伏行業結合應用的新模式。

“‘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還將新增1500萬千瓦到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全球最強勁增長。”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說。

從規模領先轉向技術領先

在確立規模優勢后,中國光伏產業正向技術高地繼續“攻堅”。2016年6月13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下達2016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0萬千瓦。其中,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0萬千瓦。

“歷年裝機指標都沒有將優質產品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計劃下達,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正從以往一味追求裝機規模,轉而更加注重產品質量。

進入“十二五”以來,我國光伏產業飛躍式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市場,但急劇增長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如產業整體技術升級緩慢、先進技術產品難以進入市場、光伏電站質量存在隱憂等。

為此,2015年6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提出應提高光伏產品市場準入標準,支持先進技術產品擴大市場,全面實施“領跑者”計劃。

王勃華表示,“領跑者”計劃自發布以來,與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緊密結合,引導行業從同質化競爭向注重高效產品轉變,對加快產業升級步伐起到了引領作用。

通過市場積累和主動轉型,目前行業前10位的一線企業能滿足“領跑者”計劃的產能比例從20%至50%不等,樂葉光伏的優質產能更是達到了90%以上。“技術進步是維持企業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晉能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友介紹說,目前公司多晶電池平均效率達到18%以上,采用二次印刷工藝的電池量產效率最高達到18.84%,組件效率遠超能源局“領跑者”計劃16.5%的標準。

經過自主研發創新的努力,我國光伏高效多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單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以及漢能薄膜發電技術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隨著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涌現,中國光伏產業前景必將風光無限。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