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時間:2016-07-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6年6月29日下午,致力于促進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合作的公益機制——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牽頭在北京正式成立。

2016年6月29日下午,致力于促進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合作的公益機制——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英文名稱SmartManufacturingIndustrial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lliance,簡稱“SMICA”)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牽頭在北京正式成立。未來,該委員會將以國際合作為特色,服務智能制造生態圈,推動智能制造產業投資與合作。

近年來,制造業再升級成為世界各國提振經濟的重點戰略。德國提出了工業4.0,美國倡導工業互聯網,中國則結合自身經濟發展需求,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實際上,在各國提出的名目各異的概念中,無不蘊藏著智能制造這一共同的理念內核。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已經開始從概念向落地進軍,但是其路徑尚有待探討,符合不同產業、情況各異的企業需求的智能制造應用標準和方案還需在實踐中摸索和總結。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成立后,將從國際合作的角度,探討智能制造發展,活躍智能制造市場,促進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合作,推進智能制造合理應用。

激活智能制造主體關聯要素

面對機遇與挑戰,以執行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為海內外投資者服務為己任的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聯合智能制造方面有關的供應商、行業用戶,相關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商協會、行業智庫、咨詢機構及學者專家,共同發起成立了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這一具有公益性質的投資合作交流平臺,為智能制造產業的生態圈發展助力加油。

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將產業的國際合作作為核心特色,以最實際的投資合作交流對接為途徑,以活躍智能制造市場、推進智能制造投資、推廣智能制造應用為己任,期望達到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最終目的。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易旸在座談會上通報了投資促進局近年來在國際化工作網絡和產業投資促進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的相關工作及最新進展,介紹了投資促進局成立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的背景,并對委員會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委員會,讓委員會的企業資源更加豐富、工作更加務實,以便更好地為產業交流對接、投資合作提供支持和幫助。

確定未來十大重點工作項

為規范委員會的運作,投資促進局在充分聽取智能制造企業、研究機構代表和業界專家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委員會章程。投資促進局機械產業部智能制造產業負責人于帥在會上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委員會章程。

據了解,該委員會的重點工作內容包括:舉辦定期、不定期行業交流及業務推進活動;編寫年度智能制造產業投資促進報告;開展國際交流活動;舉辦專業培訓;定期發布委員會信息;組織參加各類行業交流活動;推動項目對接與投資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產業聚集區;探討建立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其它外部委托項目等。

今年,智能制造產業國際合作委員會已經委托中國工控網,編寫國內第一本智能制造年度產業投資促進報告,并且后續雙方還將探討聯合推出圍繞智能制造產業的相關系列報告。

與會代表論調智能制造

在座談會上,與會代表紛紛闡釋了各自對于智能制造的理解,以及推進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相關主張,同時表達了對于委員會由衷的期望。

智庫專家:發揮委員會的“內引外聯”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曉明認為,《中國制造2025》雖為中國國家戰略,但它實際上應該是一個開放而非封閉的發展戰略,中國應該需求更廣泛的國際合作。在發展的過程中,改造重組制造業、讓制造業轉型升級,就需要國際上的優質制造服務業企業的支持和引領,它應當成為《中國制造2025》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股輔助力量。他希望委員會能夠真正起到“內引外聯”,對接信息、對接商機、對接投資的作用,讓中國企業走出去,讓國外企業的投資順暢落地。

中國工控網作為唯一一家國內專注于自動化行業的領先咨詢機構,CEO李小勇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對于智能制造的國際產業合作,李小勇認為,智能制造并不是單個企業內部“單打獨斗”式的產業升級,其實,它更體現在政府層面主導建立起的產學研聯動的產業環境,只有將上下游的產業鏈打通、讓智能制造的“氣血通暢”,它才能迎來健康和持久的發展。他同時建議:外資自動化廠商在關注國內智能制造產業鏈下游市場機會的同時,還能更加關注并服務到產業鏈上游的企業,為他們帶來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德勤和羅蘭貝格等業內專業咨詢機構也就中國智能制造目前的現狀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外資企業代表:企業主導,政府扶持,融合互促

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華區政府事務總監包崇侃則坦陳,當下由國家來制訂智能制造的發展標準并非明智之舉,相關的標準應該由企業來制訂。同時他指出,應該由企業家和市場來決定行業的未來,政府應該起到的是扶持而不是主導的作用。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王潔女士表示,希望在智能制造發展面臨政策利好的形勢下,委員會的工作能幫助跨國公司更好參與到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進程中;另外,在技術標準的制訂方面,她希望外資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參與進來。王潔女士還專門提到了專業人才培養對智能制造落地的關鍵性,并表示施耐德愿意結合公司業務發展共同推動這一事業。

艾默生電氣政府關系總監勞動偉指出,委員會應該借助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的特殊定位及優勢資源,讓代表各個方面的會員企業能夠突破此前的諸多局限,相互融合、彼此促進,持續發揮推動作用。

來自柯馬工程機器人事業部銷售總監忻煜認為,與會的知名企業在過去的數十年乃至上半年的發展歷程中都屬于成功的企業,但工業4.0的到來,會讓產業格局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他提示,不要忽略那些“坐在角落里的”企業,委員會的平臺應該更加開放地去接納有潛力的中小企業。

北京3D打印研究院副總經理趙新首先在概念界定上指出,智能制造并不等同于自動化。另外,他直言道:過去制造業——特別是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歷程告誡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才是發展智能制造的終極目的。

出席委員會成立儀式暨座談會的企業、機構還有ABB、Swisslog、伊頓、三菱電機、新聯鐵、佳訊飛鴻、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等。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