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走向:節能環保 智能高效

時間:2016-07-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汽車動力方面展開激烈角逐的同時,企業也不忘對無人駕駛技術進行創新研發。早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長安、北汽、日產等傳統車企就展出了無人駕駛概念車,充分展現出了整個行業對于智能駕駛的熱情。

在工業4.0、“互聯網”大潮下,各行各業都在爭先恐后地朝著智能、清潔方向轉型,汽車制造業亦是如此。無論是動力設備的創新還是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都成了車企、互聯網企業乃至能源裝備企業的必爭之地。

7月2日,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發電企業漢能在京正式發布Solar(太陽光)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漢能宣稱此次推出的這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與以往所有的實驗室樣品都不同,它已經完全具備了可商業化的基礎。據了解,這一“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車身集成約3.5—7.5平方米的柔性砷化鎵薄膜電池,在光照5到6個小時條件下,可日均發電量8至10千瓦時,驅動汽車行駛80公里左右,總計每年行駛2萬公里以上,完全可以滿足城市常規交通代步需要。

如果說,漢能發布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算是小試牛刀,那么特斯拉向清潔動力汽車企業的轉型或許將成為打響這場爭奪戰的第一槍。

作為純電領域的領軍企業特斯拉近日宣布有意收購美國太陽能公司(SolarCity)。特斯拉計劃通過換股方式“吞下”太陽能公司,預計最高收購金額約28億美元。如果此次收購成功,特斯拉將成為全球首家垂直一體化的清潔能源公司。而此后,特斯拉作為清潔動力汽車企業的代表,它的站隊對整個汽車行業的影響不言而喻。特斯拉的這一舉動不得不讓筆者猜想,與特斯拉發展路線相似的企業是否會在未來的動力選擇上做出和特斯拉一樣的決斷?

答案是肯定的,豐田中國就與特斯拉做出了相同的選擇。豐田中國表示將推出一款太陽能動力汽車新普銳斯。筆者了解到,該款動力汽車車頂將被安裝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當車輛停放時,太陽能電池板會開始充電,其燃油經濟性將較無太陽能板的車型提升10%。如果這一搭載太陽能動力的新普銳斯得以順利上市,它將成為全球首款量產太陽能充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在汽車動力方面展開激烈角逐的同時,企業也不忘對無人駕駛技術進行創新研發。早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長安、北汽、日產等傳統車企就展出了無人駕駛概念車,充分展現出了整個行業對于智能駕駛的熱情。

此外,傳統車企與互聯網企業在汽車領域的密切合作也推動著無人駕駛技術以及整個行業的智能化發展。近日,英特爾宣布與寶馬集團和Mobileye合作,支持寶馬的下一代高度自動駕駛和全自動駕駛產品,共同的目標是為定義自動駕駛的開放平臺確立行業標準。從門鎖到數據中心,英特爾為互聯汽車提供端到端的計算技術;Mobileye則提供世界領先的視覺分析,而寶馬提供終極駕駛體驗。可以說,英特爾的加入,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注入了新的活力,筆者有理由相信這將會成為未來汽車領域諸多創新成果的美好開端。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