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最大阻力

時間:2016-06-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于地方政府的保護,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困境,究竟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成為行業討論的焦點。

任何新事物的健康成長,總是會經歷這樣或那樣的磨礪與羈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軌跡同樣適用于這個邏輯。由于地方政府的保護,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困境,究竟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也成為行業討論的焦點。

近日,有媒體披露,我國各地方政府對新能源車設置了多種準入限制,新能源車補地方保護色彩極其濃厚,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已成為橫亙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前的最大挑戰。

發展遇隱形“門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時,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里,針對外地企業設置了很多隱形“門檻”。例如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政府規定外地企業若要在當地銷售新能源汽車,必須在當地注冊公司或建立工廠,變相地讓企業“以投資換市場”。

去年出臺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異地企業在當地成立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以上的銷售子公司,才能獲得補貼。

無獨有偶,有的地方政府雖然沒有明確要求外地企業在當地設廠,但是卻提出必須配套采購一定比例的本地零部件。

在優品金融研究所政策研究部研究員朱映迪看來,推遲政策出臺時間,被迫以投資換市場,政策執行“親疏有別”是目前隱形“門檻”的三大表現。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本地企業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清除地方政策底線,敢在政策出臺前進行生產銷售,而外地企業因擔心政策有變,政策出臺前的理智做法是保持觀望。

朱映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地方政府遲遲不推出優惠政策,外地企業無疑會錯失搶占市場的先機。一些地方的政策雖是一視同仁,但在政策執行上卻向本地企業傾斜,如審批時間長、設置補貼申領障礙、迎合本地企業的技術路線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最終目的是降低企業的成本和時間。表面上來看,短期內本地新能源汽車似乎得到地方政府的“尚方寶劍”,實則是由于地方的保護,也使得當地企業完全失去市場競爭環境,最后只能成為溫室里的“花朵”。

深圳思格洛投資有限公司經理羅高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是各地政府對本地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以及力度不一;另一方面,地方保護嚴重,外地車難以進入本地市場,沒有公平統一競爭環境。

毫無疑問,地方保護嚴重阻礙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地方保護主義導致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失效,優質企業和優質產品難以在競爭中取勝,造成劣幣驅逐良幣,阻礙市場的健康發展。”朱映迪表示,從技術創新與進步看,地方保護主義對補貼機制、技術路線進行諸多限制,抑制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同時補貼亦導致本地企業的過度依賴,削弱其競爭力。從消費者角度看,在地方保護主義下,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更加狹小。

財稅體制改革是破“隱形門”關鍵

其實,我國新能源汽車地方政府存在保護,決策層也早已注意到事態的嚴重性。早在2014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各地區要執行國家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

不僅如此,在今年的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多個部委派出了5個督查組分赴河北、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等15個省市。

據悉,督查組工作主要就是摸清地方保護政策情況,督查工作明確強調:取消地方推廣目錄,不得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或采購本地零部件,同時還將督查無序建廠、零地價、倒補貼等違背產業政策的不合規招商情況。

“地方保護的根源在于地方稅收。”朱映迪認為,目前國內財稅體制現狀是地方政府事權大,財權小,地方政府肩負節能減排的重任,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財政收入作為支撐。這種現狀,倒逼企業通過一些“歪心思”以完成中央的業績考核。

記者了解到,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顯著特點是中央政府補貼加地方政府配套補貼,該舉措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但也催生了地方政府“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

“本地企業是地方納稅及GDP創收的主體,出于稅收與業績考核的壓力,地方政府確實有動力將優惠政策向本地企業傾斜。”朱映迪表示,應積極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賦予地方企業較為平衡的財權與事權,基本原則是稅收取之于車,用之于車,使用環節的稅應高于生產環節。

有業內觀察者認為,地方政府應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謀求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在政策制定上,要做好頂層設計,不應太過糾結于政策細節,該由市場決定的交由市場決定。

據了解,目前國家補貼與地方補貼均是發力車輛購置環節,而車輛使用環節,如充電設施建設卻嚴重滯后。有業內人士稱,地方補貼和國家補貼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國家補貼發力車輛購置,而地方補貼發力使用環節,出臺更多非貨幣性支持政策,在車牌、充電服務環節給予更多支持。

逐步取消補貼促其健康發展

其實,任何一個依靠國家補貼而發展的產業,必定是不可持續的,同時也是畸形的。新能源汽車盡快取消補貼,已是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隨著一些新能源汽車補貼“騙補”事件逐漸浮出水面后,我國將對新能源汽車逐步取消補貼。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2017年—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下調20%,2019年—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退出。

朱映迪認為,取消補貼并非是讓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棄之不顧,而是通過更多非貨幣性的優惠政策鼓勵優質企業技術創新,通過提高技術標準以推廣優質產品,還原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

據悉,今年2月份,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發展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新模式列為10大重點任務,屆時能源互聯網與電動汽車的融合將破除新能源汽車推廣、充電難、充電慢等問題,為產業發展帶來新氣象。

朱映迪說,政策的出臺將刺激新能源汽車進一步走上健康之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